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博客>>活动设计>>文章内容
中班数学:比一比,说一说(黄老师)
发布时间:2014-11-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老师

 活动领域:科学

活动内容:数学  比一比,说一说

活动目标

1、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感知它们的相对性。

2、大胆讲述比较的结果,获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粗细、宽窄不同的物品(纸棒、瓶子、粗细不同的笔、圆柱积木、宽窄不同的书、宽窄不同的纸条等)若干。

2、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一、 实物比较粗细。

1、 出示两根粗细不同的棒,认识粗细?

教师: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细细的棒)对,这是一根棒。看,这还有一根(出示粗粗的棒),它们是好朋友,它们要请小朋友来仔细地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有各种答案,也有可能有孩子说出粗细)

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都很能干,都看出了这两根棒不同的地方。刚才有的小朋友说这跟棒胖胖的,这跟棒瘦瘦的,说得很好!今天老师就要教小朋友说一个新的词!我们把这根胖胖的大大的棒叫做粗粗的棒,把这根瘦瘦的小小的棒叫做细细的棒。

2、巩固。听口令举纸棒。

教师:好,接下来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请小朋友从小椅子底下拿出两根纸棒,先看看这两根纸棒有什么不同?(一根粗,一根细)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说出“比较”。

师:我们说一个物体粗或者细的时候是要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只有一个物体的时候是不能说它粗或者细的!下面我要请小朋友来听口令举纸棒。老师说,请把粗(细)的纸棒举起来。看看小朋友能不能举对!将粗的纸棒放到粗筒子里,将细的纸棒放到细筒子里里。

教师:小朋友很能干,现在我们在自己身体上找一找不同粗细的地方吧。我们身上有手啊、腿啊、脖子、腰等很多地方都可以比。

4、为每组幼儿提供材料,让每个幼儿通过比较,进一步感知粗的和细的,并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每个小朋友拿两个同一种东西,比一比,说一说。

二、感知宽窄。

师:生活中的物体,有的大一点,有的小一点,有的粗一些,有的细一些。除了这些,物体还有其它的特点呢?

1、听儿歌,我们在儿歌中找一找。

 教师说儿歌。

师:“马路宽宽汽车跑,小道窄窄田间绕。

师:你听到什么是宽宽的,什么是窄窄的。

师:宽宽的马路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让小朋友用动作表示出宽宽的)

老师在图纸上画出宽宽的马路。

师:在宽宽的马路上,比如我们家乡南北大河的路,有很多汽车在路上都可以一起开(并排画出汽车)

师:出示小路,可是这条路呢,车一多,一挤,就要倒在旁边的田里了。还记不记得,家长带你走小路,有时车子多,挤在一起,不好走,还要停下来等一等,让一让。 一起说一说,哪条路宽,哪条路窄。“马路宽宽,小道窄窄。”

2、游戏中感受宽窄。

用跳绳做成宽窄不同的小河。(第一关)窄的跳过去。(第二关)宽的,我们跳不过去。

师:南北大河旁的路宽宽的,南北大河的水面呀也挺宽的,河宽在哪儿呢?(教师示范游戏)

师:在旁边的篮中,一只手拿一张纸片,比宽窄,把宽的放到宽的河中(师:河太宽了,我们跳不过去,我们架上宽的小桥踏过去)

幼儿分组游戏。

三、结束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品比较宽,比较窄,比较粗,比较细,小朋友们回家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为小朋友提供一套彩色纸片比较宽窄,然后排序,进一步感知宽窄的相对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