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博客>>活动设计>>文章内容
语言活动:猴子捞月亮 (大一班岳老师)
发布时间:2015-11-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广化幼儿园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内容:看图讲述《猴子捞月亮》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2.知道遇事多动脑筋。

3.学习词语“倒影”,能清楚完整不离题地回答问题。

活动重、难点:

学习词语“倒影”,能清楚完整不离题地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

1.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录音。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对中秋节的回忆。

“昨天是什么节日?”

“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二、讲故事《猴子捞月亮》

三、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提问:

 “你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想各种办法)

 “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

四、小实验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五、教师接着把故事讲完,提问: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

 “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

 “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

 “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欣赏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七、布置任务,要求幼儿: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记半个月月亮日记,观察月亮圆缺变化。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