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博客>>活动设计>>文章内容
语言活动:花灯谣(中五班周老师)
发布时间:2016-02-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老师
活动目标:   1. 学习朗诵诗歌,感受作品中欢快的节日气氛。 2. 感受诗歌押韵的特点,能准确地发出姥(lao)、闹(nao)、浩(hao)、摇(yao)等音。 3.喜欢祖国的传统节日,萌发爱国之情。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简单了解元宵节。 1.出示实物花灯。 提问: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什么灯?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花灯?什么节日要挂花灯?元宵节除了看花灯,还会做哪些事情呢?有哪些风俗?(汤圆又叫元宵) 2.小结: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们国家传统的节日,叫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在元宵节时我们会挂花灯、吃元宵、猜灯谜,非常的热闹。 二、通过观看课件,引导幼儿理解学习儿歌内容。 1.教师朗诵儿歌,幼儿初步欣赏、理解诗歌内容。 (1)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关于花灯的儿歌,名字叫《花灯谣》,请你们仔细地听听,儿歌里说了什么?(教师有感情的念儿歌) (2)提问:什么是“谣”?(儿歌的意思)儿歌里说到了哪些花灯?(出示相应花灯的图片:西瓜灯、小兔灯、金鱼灯、飞机灯、火箭灯)。这些花灯都是谁做的?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再次欣赏儿歌,感受作品中欢乐的节日气氛。 (1)教师再次朗诵儿歌。 (2)提问:为什么要做花灯呢?为什么宝宝和浩浩会一个乐,一个笑? (3)小结:人们在元宵节的时候挂花灯、猜灯谜,非常的开心热闹。如果你们也有这样一个花灯也一定会和他们一样开心的。 3.教师引导幼儿学念儿歌,能准确的发出姥、闹、浩、摇。 三、通过朗诵,初步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1.提问:儿歌中有哪些字的音读起来比较像?如姥、闹,浩和摇。 2.带领幼儿将这几个字重点念一下,知道这叫押韵。 3.再次完整朗诵儿歌,边拍手边念,感受儿歌韵律美及节奏感。 四、活动延伸:创编儿歌。 1.师: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你喜欢什么花灯?你觉得谁的手巧,会做这样的花灯? 2.引导幼儿将幼儿说的这些创编到儿歌里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