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博客>>活动设计>>文章内容
语言活动:我会用筷子吃饭(中三班朱老师)
发布时间:2016-03-0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朱老师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内容:我会用筷子吃饭

 

活动目标:

1.通过摸、看、玩筷子让幼儿了解各种筷子的用途、特点。

2.发挥想象思维,用筷子创造各种图形。

3.练习使用筷子做到姿势正确并用筷子学会夹物品。

活动准备:

活动内容: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1.教师出示谜语:身体细细又长长,兄弟进出总成双,只是喜欢吃菜菜,总是不会喝香汤。

2.引导幼儿通过谜语,发挥想象,对筷子特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欣赏筷子的故事,了解筷子的历史。

1.师:筷子的发明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听这个故事?

结合多媒体图片的展示,为幼儿讲述筷子的发展历史;通过提问,让孩子进一步2.明确筷子是中国的发明,是中国人的创造。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帝尧时期,中原发洪水,百姓们苦不堪言。有个叫大禹的人接受了治理洪水这个艰巨的任务,大禹是一个特别聪明,而且能吃苦耐劳的人,他带领治理洪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挖沟筑渠,疏通管道,打算引洪水入海,缓解灾害。就这样,为了帮助人们治好水患,大禹曾经三次路过家门也没进去,总是在野外吃饭、睡觉,以节省时间。一次,他在野外煮肉吃,陶锅的肉很烫手,无法立刻用手抓食,他不想浪费时间,便砍下两根树枝,把肉夹出来吃,久而久之,大禹练成了用树枝夹取食物的本领。他的部下见他这样吃饭,既不烫手,也不会把双手弄脏,于是纷纷效仿,就这样渐渐形成了筷子的雏形。

慢慢地,聪明的人们用木头削成筷子,再后来,人们学会了用别的东西代替木头制作成筷子,像竹子、塑料等,所以才有了小朋友们现在看到的各式各样的筷子。

三、观察实物,讲述特征。

1.观察自己带来的筷子。

师:看看你带来的筷子和别人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用手摸一摸,感觉一下你的筷子跟小朋友的筷子是用同样的材料做的吗?

小结:筷子发展到今天,不仅可以用木头做,还可以用竹子、塑料等材料做,而且上面的图案、花色也在不断丰富,变得越来越漂亮。

2.欣赏各式各样的筷子。

教师播放各种筷子的多媒体图片,请幼儿欣赏,扩展知识面。如:古代皇帝用的玉筷、工艺品象牙筷、炸油条时用的长长的筷子、家庭套装筷等。

四、尝试为筷子配对,知道筷子以“双”为单位。

1.听音乐,尝试为筷子配对。

师:听,美妙的音乐开始了,帮你的筷子找到它的好朋友一起跳舞吧!

每位小朋友手拿一根筷子,根据材质、花色一样的特点,找到另一根筷子,配对成功后跟随欢快的音乐跳“筷子舞”:随着腿部的屈伸,身体的扭动,用筷子敲打手、臂、肩、背、腰、腿等部位,边打边舞。

2.探讨配对方法,学习筷子以“双”为单位。

师:让我们来找一找哪对好朋友最亲密。

让配对成功的幼儿简单讲述,自己是怎样帮助筷子找到好朋友的。

小结:一般筷子都是两根两根一起用的,所以我们经常说“一双筷子”,每双筷子的材质、形状、颜色都一样,有的上面还有相同漂亮的图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