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博客>>活动设计>>文章内容
语言活动:春雨(中三班朱老师)
发布时间:2016-03-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朱老师

 

活动目标:
1.在感知作品的基础上,萌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学习有感情朗诵,体验诗歌中表现的雨中情趣。
3.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和春雨到来的喜悦,初步了解诗歌中首尾呼应和压韵的运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教学课件《春雨》。
(2)教学图片,幼儿表演用挂饰。
(3)磁带《春天在哪里》。
2.经验准备:幼儿对春雨有感性认识。
动过程:
谜语揭题,直接导入主题。
猜谜“雨”: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
配乐朗诵,感受诗歌意境美。
提问:你听到的诗歌中春雨是怎么样落下来的呢?
下了春雨谁说话了?怎么说的?
观看课件,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课件,幼儿完整欣赏一遍。
2.提问:种子说了什么话?一起学说,学做。
梨树?麦苗?小朋友?。。。(同上)
分段演示课件,并出示相应图片。
指导朗读,欣赏诗歌语言美。
1.集体看图朗诵。
2.讨论怎样将诗歌的美读出来。
提醒幼儿读下雨时要轻轻地读,用高兴的声音读种子们的说话。
3.结伴互读,读出美感。
4.集体配乐朗诵诗歌。
学习压韵,认识诗歌结构。
1.认识首尾呼应的运用。
教师:诗歌中哪两句话是一样的?
介绍首尾呼应,诗歌中用了首尾呼应会更完整,有强调主题的作用。
2.认识诗歌中压韵的运用。
教师:这首诗歌听起来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