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活动:森林里的客人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教师的提示想象森林里两种不同的客人(好人和坏人),并能用语言描绘其形象特征。
2.大胆想象客人来到森林里的原因,并能用不同的声音和表情来表达,体会任务性格的差异。
活动准备:
两张人物的轮廓图,水笔一支
活动过程:
1.引入:戏剧游戏“森林小动物拍拍乐”
幼儿扮演森林里的各种小动物。教师播放节奏感强的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做出自己想做的动作,可以走路,可以跳舞。当老师喊“拍照啦”的时候,大家就要立即停止,定住不动。教师拍照,音乐再次响起,再次开始做动作。
2.采用“轮廓图”策略,讨论森林里客人的形象。
(1)教师向幼儿大致介绍“客人”。
教师:森林里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大树和小鸟都喜欢的人,一位是大树和小鸟都不喜欢的人。你们说这两位客人会是谁呢?
(2)依次出示两幅人物图,幼儿想象并描述,教师分别将幼儿的想象的两种人物画在人物轮廓图中。
教师:长什么样子?穿什么衣服?有什么佩戴?带着设么工具、物品?
3.请幼儿分别扮演两位客人,体验人物的性格差异。
(1)幼儿讨论两位客人的不同性格。
教师:好人、坏人是什么样的人?
教师:好人、坏人大多数时候会是什么表情?
(2)创设情境、用两种不同的表情、声音、动作扮演好人、坏人的模样。
教师:你为什么来到森林里?
4.结束:放松游戏“通往森林的小火车”
幼儿最后选择一个舒适的位置和姿势,闭眼,保持安静。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最后伴有火车呜呜呜的鸣笛声。教师引导幼儿进入一个乘火车的情境:呜呜呜,咔擦咔擦,小火车开起来啦!瞧,好多小动物啊,这里有一群优雅的丹顶鹤,哪里有一群快乐的斑马,远处,有一座座高山……咔擦咔擦,小火车一直向前开,马上就要到大森林了,好开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