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在理解各角色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尝试简单的表演。
2.教师的帮助下,大胆设计相应角色的代表性动作。
3.能在故事的氛围中积极参与讨论,尝试在集体中大胆表现自己。
活动重难点:在理解各角色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尝试简单的表演,并能大胆设计相应角色的代表性动作。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熟悉故事情节,对角色的性格特征有一定的认识。
2.材料准备: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回忆讲述故事。
1.教师帮助幼儿回忆重点情节。
①师:《等明天》的故事讲的是什么事情呢?
②师:有哪些小动物在故事中出现了呢?
2.教师讲述故事,幼儿自由跟讲。
师:那我们一起来完整地讲一讲这个故事吧。如果你记得可以跟着老师一起来说,如果不记得,可以仔细听老师和会说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二、迁移已有故事经验,师幼共同分析角色的个性特征。
1.出示头饰,尝试用语言描述角色的外形特征。
①师:故事中主要说的是谁?还有哪些呢?
②师:想想小猴子是什么样子的,它会做什么样的动作?(从外形、表情等方面描述模仿)
③师:还有什么小动物?它们会是什么样子的?请你来做做它们的动作。
2.通过边做动作边说话的方式,增强在集体中大胆表演的意识。
①师: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猴子的样子,学学小猴子的动作。
②幼儿自由表现动作,和教师一起表演对话。
师:除了这些,还可能会有什么动作呢?(教师提取部分幼儿的动作.供其他幼儿模仿学习)
师:小松鼠有长长的尾巴,你能来试着演一演吗?(幼儿自由表演、教师观察)
师:青蛙是怎么跳的呢?(双腿同时跳)你能来试试演青蛙吗?(幼儿自由表演,教师观察)
师:谁来用手表演小白兔的长耳朵呢?你能来试试演小白兔吗?(幼儿自由表演,教师观察)
三、活动结束。
师:故事中的这些小动物在表演时是有动作变化的,小朋友们回家好好想一想.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试试。
活动延伸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中和家长一起做各种小动物的动作,学用不同小动物的声音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