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说话。
2.学说相应的短句,如:"你是×××,我就不开门!"
活动重点:熟悉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会分角色扮演,模仿动物的显著特征。
活动准备: 小兔跳的律动音乐、木偶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回忆故事,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听过小兔乖乖的故事吗?故事里面有些谁?"(幼儿回忆故事中的角色)。
师:"今天我们就来当小兔子,你们想当谁呀?"(幼儿回答:红眼睛、长耳朵、短尾巴。)
出示兔妈妈木偶,引导幼儿说兔妈妈的话。
(二)出现大灰狼
1.传来敲门声。
师:"咦,是谁在敲门?"(请幼儿猜)
2.引导幼儿说:"你把尾巴伸进来让我们瞧瞧!"
(出现门慢慢打开,一条大灰狼的尾巴伸了进来。)
3.引导幼儿猜猜是谁,并说出理由。
师:"是不是大灰狼呢?"(出现大灰狼的头。)
4.师:"真的是大灰狼,开门吗?"(引导幼儿学说相应的短句,如:"你是×××,我就不开门!")
5.(出现大灰狼不见了。)
师:"看,大灰狼看见你们把门关得紧紧的,走不进来,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三)出现大老虎
1.传来敲门声。
师:"又是谁在敲门?"(引导幼儿猜。)
我们问问它。"(幼儿集体问:"谁呀?")
2.传来老虎的回答声:"我是你们的妈妈"。
师:"是我们的妈妈吗?"(请幼儿说出让他把尾巴伸进来。)
(出现门慢慢地打开,一条大老虎的尾巴伸了进来。)
3.引导幼儿观察尾巴,猜猜动物,并说出理由。
4.师:"到底是谁呢?"(出现大老虎的头。)
5.师:"真的是大老虎,开不开门?"
引导幼儿学说相应的短句。
6.引导幼儿想出对付大老虎的办法。
(过渡:小兔子本领真大,把门关得紧紧的,大灰狼、大老虎都进不来。我们休息一会儿,睡觉吧。)
(四)兔妈妈回家
1.传出兔妈妈的敲门声和唱歌声。
师:"咦,是谁在敲门呢?"(引导幼儿猜)
师:"是不是妈妈呢?我们来看一看。"(出现门慢慢打开,兔妈妈出现了。)
2.师:"真的是妈妈呀!"(幼儿边唱边开门:"就开就开,我就开,妈妈回来了,就把门儿开。")
3.在幼儿唱的过程中,出现兔妈妈木偶。
师:"小兔子,你们乖吗?妈妈不在的时候,发生过什么事吗?"(幼儿讲述先前发生的事。)
师:"你们真乖,妈妈拔了那么多的萝卜给你们吃。"(教师给幼儿每人一根,幼儿听音乐边跳边离开教室。
活动延伸:师生共唱儿歌《小兔乖乖》并做韵律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