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内容:(身心)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个人在家时的一些安全常识,如:陌生人敲门时不开门,不开煤气,不碰电器等等。
2.通过设计安全标记,初步形成安全意识。
3.建立初步的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重点:了解一个人在家时的一些安全常识。
活动难点:计安全标记,形成自我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白纸,油画棒,签字笔。
2.事先和一名幼儿排好的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今天陆老师和可可小朋友要来表演小品,请你们看看如果你们遇到那样的事情会怎么做?
2.教师和幼儿表演已经排练好的情景剧。
3.请幼儿讨论。
4.小结:大人不在家的时候,有陌生人敲门,不能轻易的开门。
二、播放课件,通过观察知道一个人在家的安全常识。
1.播放图片,讨论。
师:“哪些是我们一个人在家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为什么?会出现怎么样的危险?
2.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我们不能独自走在阳台上,不能将手放进插座中,不能一个人走出家门,我们可以在家,看看书,睡午觉,玩玩具。要注意安全。
三、操作活动:制作安全标志。
1.指导语:在家也有许多地方要我们注意安全的,但是有的时候我们一不小心就忘记了,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2.请幼儿谈谈家里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的。
3.设计安全标记。
4.相互交流,介绍自己的安全标记。
5.小结:小朋友一个人在家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有陌生人来时不开门,在家不做危险动作,不乱动家里的电器开关,插座等,要学会保护自己。
四、儿歌学习《一个人要安全》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学念儿歌:小朋友,要记牢。一个人,呆在家,危险动作不去做,插座开关不乱动,小刀碗筷不乱碰,陌生人,来敲门,千万别把门打开,做个安全好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