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音乐活动中,我首先让孩子们熟悉旋律,我用钢琴演奏歌曲的旋律,请孩子们根据节奏拍手,大班的孩子节奏感明显比较强。于是,我示范了一种节奏,将孩子们的每两拍一次改为每小节一次拍手,请孩子们说出与他们所拍节奏不同之处。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找出的不同是:一个是老师边唱边拍的,一个是老师弹琴时拍的。看来孩子们对节奏的快慢感受并不十分敏感,我再次将两种不同的节奏分别表演了一遍,这回有孩子听出了,一个快一个慢,一个是一下一下地拍,还有一个是拍一下停一下。接着,我告诉孩子们,刚才这段旋律,其实是一首好听的课,叫“小孩不小歌”。在第三个环节,我根据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两遍过后,让孩子们一起朗读,提醒他们要和我读的节奏一样,并重点练习了有附点的三、四两句,强调“你”字必须拖长一点。在孩子们已经熟悉了歌词、旋律和节奏以后,演唱歌曲就水到渠成了,跟着录音演唱两遍后,我再次提问:“录音里和我们唱得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说多了一个“嗨”,我又问:“嗨字应该加在什么地方?”一个小姑娘说加在“心”的那句后面,她还用手在胸口做了个“爱心”,小男孩还把它唱出来了。最后,我让孩子们想出不同的演唱方式和表演方式。孩子们想出的第一种方法是分男、女声轮唱、合唱,按照他们的建议,我们一起演示;第二种方法是分组轮唱、合唱。因为孩子们的兴趣开始转移,所以,请了部分孩子到前面来进行表演,让其他的孩子在下面当评委。
通过这个活动,我觉得在歌唱活动中,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通过讲述故事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在难点地方如附点处采用了语言节拍唱,帮助幼儿化解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