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你快乐我快乐 :
广化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记录
周次: 第一周 |
时间:2018.2.26 |
内容: 科学:有趣的筷子 |
教师:屠雪琪 |
教 学 活 动 方 案 |
活动目标: 1.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独特的发明创造。 2.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小手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 3.教育幼儿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独特的发明创造。 活动难点:能喜欢并且正确使用筷子。 活动准备: 1.课件flash《筷子的由来》、筷子舞音乐、钢琴曲音乐。 2.活动前让幼儿收集各类材质色彩的筷子。 3.碟子若干,贴画若干,食物若干(蚕豆、蛋糕等)一次性筷子两把。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跳筷子舞激发幼儿兴趣。 1.师幼打招呼,激发兴趣。 出示舞筷表演筷子舞 2.谜语引出主题。 谜语: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猜一样日常生活用品。(筷子) 二、播放课件flash《筷子的由来》 (看课件flash)师:筷子是我们中国古代人的发明。那时的人们用竹子削成这样的两根细竹棍,一头细,一头粗,开始人们称它为“箸”,后来又叫筷子,别小看这一双细细的筷子,无论米饭、面条、青菜、肉,甚至小豆米,吃任何东西都难不倒它,它既可以这样夹菜,也可以当叉子,又方便又卫生,后来中国人就习惯了用筷子吃东西,并且一代一代传下来。现在,它可是我们吃东西的时候离不了的好伙伴。你们说,筷子是不是很神奇呢? 二、让幼儿自由看、摸筷子并与同伴比较筷子,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知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1.出示一双筷子,教幼儿说出:“筷子,两根筷子,一双筷子”。让幼儿了解筷子表达该用的量词。 2.幼儿分散观察筷子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回答老师在观察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你喜欢哪双筷子?”这些筷子都是哪些材料做成的? 3.小结:小朋友们真棒,一下子就看出有竹子的、木的、塑料的、不锈钢的这四种材料制成的筷子,这些筷子只要使用完后消过毒,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4.出示并认识一次性筷子,让幼儿说说哪里见过,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我们不能(不应该)使用一次性筷子。 三、游戏实践活动 1.幼儿跟随老师练习筷子使用的各种模仿,如:张开筷子夹菜,横着筷子挑面条,竖着筷子叉馒头,搅动筷子搅拌等等,反复多次练习。 2.游戏:夹着吃 师:老师特地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好吃的东西请大家吃,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吃的时候,大家要用手里的筷子夹着吃。大家先将喜欢吃的夹到自已的碟子里,再用筷子夹着吃,吃多少就夹多少,不要浪费,如果还想吃,再去盘子里夹,大家都记住了吗?就让我们开始吧! 3.放音乐,幼儿边吃边交流,老师一边巡回指导,帮助那些掌握得还不够好的幼儿,一边和孩子们交谈,品尝食品。 4.活动小结: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与筷子有关的各种游戏活动。 四、体验用筷子拼图: 分发筷子,请小朋友自由拼图。老师一边巡回指导,鼓励他们用筷子拼出不同的造型出来。 五、延伸活动:跳筷子舞 师:小朋友拼的图形真多真漂亮,筷子们都高兴的笑了,他们说要请小朋友们一起跳筷子舞呢,就让我们拿起筷子一起到外面去跳筷子舞吧! |
||
教 学 反 思 |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筷子可谓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筷子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纲要》(试行)中指出:亲近自然,接触社会,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筷子是生活中最自然、最常见的,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重要的是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细协调动作。用筷子夹食物时,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而4—5岁的幼儿动作更灵活有条理,他们能够掌握多种动作技能,且比较协调,小肌肉不断发展,因此,用筷子进行夹的活动,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了解筷子的用途,在游戏活动中获得乐趣,从而喜欢并正确使用这一工具。《有趣的筷子》的主题活动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幼儿对筷子的外形、材料、构造、使用方法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全程参与,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既是如幼儿一样的学习者,也是活动的指导者;既是他们的同伴又是他们的老师,从而灵活地起到了辅助、向导的作用;教师通过不断地适时地提供材料、变化空间、倾听幼儿、全心全意关注幼儿的表现,从而以螺旋式的进程去达到教学的实质,使主题更加深入。中班的幼儿思维发展迅速,求知欲望高,当让他去学习一项新的本领时,要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在快乐地情绪中学习,在其自发的活动中合作学习和实践,从而解决问题,找到所需要答案,此时,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会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教师更应注重幼儿的探索过程而不仅仅是探索结果,这样才会为创造潜能的挖掘与培养提供更大的空间与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