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博客>>研修沙龙>>文章内容
读《教师语言修养指导手册》有感(束老师)
发布时间:2014-09-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束老师

读了《教师语言修养指导手册》这一本书,我的感触很深,书中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体现了教师们在运用语言时的艺术,在解决问题时的机智、幽默。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知识信息的载体,它对教师职业尤为重要。语言,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以及与学生交流、联络感情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师说话时的口气、说话时态度以及声调等,都会对幼儿的行为和情绪、幼儿与教师的关系和情感发展等起着极大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在幼儿园这个相对特殊的环境里,幼儿教师的语言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语言是教师的语言技能直接影响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及发挥的效果。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生活在学生中间,就像每天都在一面镜子前一般。那么,“镜子”如实的照出了教师莫方面的毛病,这是和自然的事情。陶行知曾说:“德高为范,学高为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正处于可塑期的幼儿。 我们经常听到孩子这样的话:“我们老师说的xxx”家长的有时候经常把老师拿出来去管教不听话的孩子。由此可见,面对纯真的孩子,我们教师在孩子的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高尚,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用我们好的言行早就新一代的好儿童。

一、教师语言的规范性

老舍先生曾说:“文学语言不仅负有描绘人物、风景,表达思想、感情,说明事实等等责任,它还须在尽责之外,使人爱读。它必须美,环肥燕瘦,各有各的美,文笔亦然:有的简劲,有的豪放,有的淡远,有的浓艳……美虽不同,但必须美。”他为了选择美的词,常常是改了又改,反复推敲,直到最满意为止。正因为如此,现在许多外国人学汉语,将老舍的文章当成课本,足见老舍的语言规范。

36岁的幼儿正处在语言的敏感时期,他们的语言大部分是通过没有外界压力的自然观察和模仿而来的,他们缺乏语言的识别能力。如果没有良好的语言示范,幼儿的语言就得不到正确的发展。在幼儿园,教师无疑是幼儿们模仿的对象,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腔一式甚至某种口头禅幼儿都非常敏感,都乐于模仿。因此说教师的语言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教师的语言要用词准确,切忌词不达意。就决定了教师在使用语言时一定要规范。

二、教师语言的情感性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大特点。语言作为人与人沟通的工具,它的使用就更应该体现人与人情感交流的特点了。幼儿教师与幼儿是互动的双方,作为互动一方的教师,在进行任何活动时都不能忽视与幼儿的情感交流。

1、蹲下来与幼儿进行交流

今年我带的是小班,当幼儿刚刚入园时,从孩子的眼中我看到的陌生、害怕,让幼儿更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从幼儿身边点滴入手关心幼儿,如:喝水、吃饭、午睡及幼儿间的相互交往等,这些说起容易,但要真正的从内心出发,从心里喜爱幼儿、关爱幼儿,对于小班的孩子,我们和幼儿之间要形成一种温馨和谐的关系,老师不能总是高高在上,用命令式的语言告诉幼儿:“你应该怎样做等”。我认为教师应该蹲下来,用平视的眼光,与幼儿进行交流,还要增加一些情感的交流,如:经常抱一抱、亲一亲幼儿,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一种亲近感,幼儿对环境不再陌生了,也就会越来越开朗,也能够逐渐勇于表述自己的想法。

2、以伙伴的身份与幼儿互动

在幼儿的相互交往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老师,他不给我玩玩具。”“他打我,”“他不吃胡萝卜”等等问题,其实幼儿出现这些问题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说明幼儿在关注他人的动向,也希望获得教师的关注,自我意识正在抬头。针对幼儿的问题,教师应该以引导幼儿为主,问一问:“为什么他打你,对不对,你应该怎样做?”“你想怎么说?”在引导幼儿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要对幼儿适时给予鼓励,“你真勇敢,”“你说的真好!”在关注幼儿的同时,了解幼儿的点滴进步让幼儿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3、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我们班有一位幼儿叫虞亦莎,个子高,来幼儿园第一天就发现她与别的孩子不同,平时很少言语,上课不举手,只会讲几个字或词,我上课提问时,他还会时不时地吵闹和哭泣,也不与其他小朋友交流玩耍。几次下来,人家小朋友都远离她,不愿与她坐在一起。在观察中,我也发现了她有些自闭。但是我没有放弃,我几次与家长沟通幼儿情况,在园我经常与她交流,试图走进她的内心世界。起先她的反抗与激动也让我有些无奈,但是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总有一天,她会接受我的。在点点滴滴地努力中,她现在会主动与我打招呼,看见我总是微笑,虽然,这些举动对于一个正常孩子来说都不算什么,但是看见她的进步我很欣慰。总之,对不同的幼儿,教师应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因人用语,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三、教师语言的艺术性

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达到乐此不疲的境地,就归功于教师语言趣味性。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幼儿在全程活动生动活泼,这说明了教师的语言非常有趣、生动,没有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由此可以看出,趣味性的语言是调动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声调的变化,发音轻重,速度快慢,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等都是体现教师语言艺术性表现方法。教师的语言需要艺术,教师的经验和机智给这门艺术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让我们更加精“艺”求“言”,不断提高自身语言的艺术性,使之更具魅力吧。开学时,由于我班杨老师是一名新教师,经验不足,孩子们常常不听她的话,老师有时真的手足无措。作为一名老教师,我与她心与心的交流,跟她说教师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我们所教的对象又是小班幼儿。你应该像个大姐姐一样地去与他们学在一起,游戏在一起,快乐在一起。事后,小老师的改变让大家都愿意与她亲近在一起。

总之,作为幼儿教师要在掌握规范化语言的基础上,做到人性化、艺术化。同时还要尽量扩大知识面,吸取世界各种语言的精华,掌握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发展,不断搜集专业的信息,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使天真无邪、纯真可爱的孩子们伴着我们的语言健康快乐地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