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杨杨,平时说话声音特别大,而且有事没事就喜欢拉着其他小朋友讲话,不管是老师在上课还是自由活动时间,他都不管其他人的感受,只顾自己想要表达意见。他的说话也影响到了其他的孩子,一起跟着讲起话来,以至于我多次课堂被打断,游戏被终止。对于杨杨这种情况,我经过反复思考,觉得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男孩子,懂得也很多,但是在某方面,如果跟他讲好前提规则以及奖励物品时,他能够按照我的方法来,并且非常投入,当他看到别人因为违反游戏规则而导致淘汰时,他能够自觉的开始遵守规则,慢慢的他的话能够在该说的时候说,不该说的时候停止。
因此,对于我一个新教师而言,孩子的问题层出不穷,这需要我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反复的思考和尝试。这也符合指南对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要求,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因为我们都知道,每个孩子都来自不一样的家庭环境,形成自己的性格是非常不同的,有的性格活泼,有的内向,有的则善于表达,有的则安静…在孩子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所固有的或后天的、环境的、或是自己的个体差异。我们要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于不能按照我们老师的要求进行游戏和操作的孩子,这个时候我们的老师是不是急着要冷静观察,分析,提供必要的支持。我们应该从孩子自身进行考虑,以幼儿的发展为前提。考虑到因为每个孩子的发展阶段是不同的,我们必须要根据孩子自身的能力或者目前存在的问题为他制定目标,不能强迫他达到下一阶段的目标。有时要等,有时要推一推,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发展,真正感受到成功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