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博客>>研修沙龙>>文章内容
绘本讲述中有效提问(一)(中五班周老师)
发布时间:2015-10-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老师
小班幼儿正处在语言发展的最佳期,讲述活动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有效的途径。而绘本讲述由于它自身内容的生动丰富,图画色彩的鲜艳有趣,更受孩子的喜爱。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体验绘本讲述活动带来的乐趣,是我们老师目前需要关注、研究和实施的主要内容。有效性提问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在小班实施绘本讲述活动,有效性提问应该有新的内涵:指在讲述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引发幼儿的心里活动,激活孩子们的思维,促进幼儿主动性学习,发展幼儿独立、完整表述的能力。 一、在反思中发现问题 开展绘本讲述活动以来,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提问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但是,我们发现在实施绘本讲述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一)提问缺乏针对性,没有实际意义。 很多教师认为,小班孩子年龄小,提问不能太复杂,所以,问题都提得浅显、空泛,能力强的幼儿不假思索就可以说出问题的答案,能力弱的幼儿就跟着“顺插屁”,表面上看,活动氛围很浓,幼儿积极性很高,各个抢着回答问题,却不知道,孩子根本不是因为回答出问题而开心,而是觉得大家一起复述同一句话很好玩。最终导致的后果往往是“形成不良的课堂回答习惯”,丧失了提问的意义。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小,老师往往会怕孩子学的快忘得也快,于是,在活动中就会反复提问,帮助幼儿加深活动内容。如:在绘本《毛毛虫去散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会反复问幼儿“遇到几只瓢虫呀?遇到几只蝴蝶呀?遇到几只小鸟呀?……”这样的提问不仅不能帮助幼儿加深记忆,反而会使幼儿搞混数量,得到的是事倍功半的效果。其实,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实导致他们记忆的速度快,但是,第一记忆也是十分重要的,有针对性的提问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活动兴趣,正确记忆。 (二)提问脱离幼儿生活经验,幼儿答非所问。 只要接触过小班孩子的老师就不难发现,小班的孩子无论能力大小,毕竟年龄还小,他们的知识经验有限,因此,教师的提问就要贴近幼儿生活,只要稍有偏离,孩子们就会跟你天马行空,让你处于尴尬的局面。如:在《遛狗》的教学活动中,老师问“小朋友,你们知道遛狗是什么意思吗?”孩子们的回答是“就是有六只狗,所以叫六狗”。 (三)提问缺少互动性,不能很好得体现孩子的主动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堂中的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活动,这种活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互动式提问能为师幼的交流与对话提供良好的平台,反之,只能导致幼儿被动地、一味地回答没完没了的问题,换位思考一下,这样的活动你喜欢参加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