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无处不在,身边的一切事物都能引发幼儿的想象,即使是每天抬头便可见的天空也能使幼儿的想象成长,只要我们懂得重视并加以正确指引。例如:
让我们问问自己,望着一片广阔的天空,你们想到的是什么,看到的又是什么?也许在我们很多人的眼里,就是一片湛蓝的、一望无边的天空,有洁白的云有夕阳。那这片天空在我们幼儿眼中也是一样的平淡无奇吗?当然不是,在孩子们的眼中,仿佛这片易被我们忽视的天空就是一个充满无限想象的乐园,造型独特的云朵就是一个个乐园中的“明星”。
每一天的天空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一朵云的造型也是独一无二的,抬头仰望着天空,幼儿无意想象便“跑”了出来,不需要任何的意志努力,也不需要有目的地去想象,而是通过自由联想,融入孩子们的奇思妙想。
孩子们每一个想象都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记忆有些关联,例如这些孩子对我讲述的话语:“那朵云像灰太狼、像巨龙、像绵羊、像花朵、像大树……”我发现这些想象出来的事物和画面都是我们孩子们在生活中听过的、看到的。然而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由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各不相同,因此每个孩子所能展现的想象能力也有高低:小班幼儿也许想象到的只是一个自己知道的事物表象;中班幼儿想象的不仅是简单的事物表象,而是加入了一些情境画面,例如“灰太狼要来抓小羊了,巨龙在天上飞来飞去……”;而大班幼儿的想象创造力更是有了很大提升,能根据事物的想象简单地创编出一个小故事,使他们想象的画面更加生动饱满。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是无限的,想象是知识的来源。而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贯穿在幼儿一切活动中,对孩子们认知、情绪、游戏、学习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认知——想象与记忆密不可分,也是思维发展的基础;情绪——想象能引发情绪,情绪则能影响想象;游戏——想象是象征性游戏的首要心理成分,例如角色游戏的开展中离不开想象;学习——想象能帮助幼儿逐步掌握抽象的概念,逐渐理解较为复杂的知识,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从无意想象到有意想象,从再造想象到创造想象,从想象完全脱离实际向想象合乎客观逻辑发展。在这三个阶段发展中,我们作为教育者、引领者都应极为重视如何引导幼儿的每一个想象。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具体可着重以下四方面,从而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创造潜力:
1、丰富幼儿的表象,增强幼儿的生活常识和记忆,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2、开展多种艺术活动,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进行大胆想象并自主表现。
4、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来保证幼儿自由创造不受拘束。
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如广阔的天空一样充满无限可能,放眼望去,他们都是这天地间最美的存在,不可缺少的生命力,而我们老师的职责之一就是要重视并正确指引他们的成长与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