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活动时,溪溪小朋友从家中带来了许多的玩具。男孩子们个个都爱不释手,涵涵早上来园后玩个不停,平时老实的睿睿也想玩就在旁边看并不时的说上几句“让我玩玩吧”;可是,涵涵怎忍心罢手:“不行,我还没玩够呢!”被拒绝了几次后,睿睿只
区域活动时,涵涵和睿睿为了一辆小汽车争抢了起来,涵涵大叫着: “小汽车是我的!”睿睿也大声地喊:“小汽车是我的!”还打了涵涵一拳,立刻有其他孩子把情况告诉了老师。
当孩子在交往中发生了冲突来
当我们面对孩子的告状行为时,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点:1、分析原因,做出诊断。面对孩子的告状行为,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心平气和地认真听取孩子的控告,全面而细致地调查孩子争吵控告的原因,弄清争吵的原委,不能武断的处理幼儿的告状,更不能置之不理。2、反思行为,引发讨论。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教师应该进行深层次的反思:“这类告状行为是不是常常出现?”、“是环境和材料引发的冲突还是人为引发的冲突?”、“是不是规则没有说清楚?”如果是因为材料争抢引发的告状,那么应该适当、随机性地加以调整,比如有的幼儿感兴趣的玩具数量偏少,容易引起争抢,教师就要及时增加玩具;如果是因为幼儿缺少交往技能而引发的告状,那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尽量以集体的力量共同解决问题,因为一味的由教师包办代替处理问题,幼儿是得不到发展的,根本的办法是大胆放手,通过各种途径让幼儿逐步学会自己解决与同伴交往是遇到的矛盾和冲突,从而提高幼儿独立处事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进而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