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博客>>研修沙龙>>文章内容
《热热闹闹娶新娘》班级环境创设
发布时间:2015-12-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中四班 周老师

 

        主题背景:
班级里的小陆老师结婚了,她带来好多喜糖给孩子们分享,这下,班级里热闹起来了,孩子们边吃糖边七嘴八舌地议论:“陆老师,你结婚是不是要穿很漂亮的婚纱啊?我阿姨结婚的衣服很漂亮,大大的裙子,头上还带着皇冠呢。”有的说:“我家叔叔结婚,我是花童,撒花呢。”还有的说:“我去吃喜酒,还有红包拿。”看到大家对此话题如此感兴趣,我问:“那你们喜欢参加婚礼吗?”“喜欢。”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回答。
回想平时的游戏中,孩子们对于盛大喜庆的结婚充满了神秘好奇,他们在角色游戏中,会表现“结婚"的主题;在自由活动中,自发地产生装扮新娘的游戏;在日常生活中,有个女孩穿着漂亮的裙子,孩子们就会惊羡“像新娘子"……这些点点滴滴,都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就在孩子的身边,我们无需回避。但是如何借助孩子能够理解的形式,从孩子的视角,激发他们对于这一话题的讨论,感知、体验这日常生活中美好的事情呢?我们将其与幼儿园语言活动《老鼠嫁女儿》结合起来,借用老鼠这一可爱的动物形象,衍生发展出了《热热闹闹娶新娘》的主题活动。
环境创设之意图:
幼儿的主体性是通过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感知来积累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的。因而,在区域环境创设中要做到适宜幼儿发展、具有开放性,能够体现主题进程,使其发挥环境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功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活动的条件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围绕《热热闹闹娶新娘》主题开展的进程,我班在表现性活动区分别创设了“美工区:喜糖铺子”、“表演区:欢天喜地接新娘”、“建构区:我给新娘造新房”,“娃娃家:喝喜酒”等,引导幼儿整合已有经验,运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活动的体验,感受结婚这个日子的喜庆氛围,激发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环境创设之状态:
此环境创设中分为主题墙与区域游戏,在主题墙上主要呈现的是孩子们对于结婚流程的前期经验储备,比如收集的爸爸、妈妈,亲戚婚纱照,看到的喜帖、参加婚礼的感知认识,以及自己的体验,呈现感受——认识——表达的过程。
区域活动中注重幼儿的参与与操作。我们从主题中衍生的音乐及语言活动《老鼠娶新娘》,运用动物的形象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结婚这一社会现象,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借由小老鼠这一可爱形象,创设了“欢天喜地接新娘”的表演区,让孩子体验一把抬轿迎亲的感受。操作区则是“喜糖铺子”,为参加婚礼的客人包糖果,装喜糖。还有结合角色游戏小吃店衍生的“喝喜酒”,建构“造新房”,一切活动都依托于孩子的经验,在做做、唱唱、演演中进行。活动的情境性促动了孩子大胆地与人交流,对小班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主题墙:
主题墙上呈现了孩子们对于结婚流程的前期经验储备,如版块“我们结婚啦”,张贴了孩子爸爸妈妈的结婚照,通过相互介绍,欣赏,感受爸爸妈妈相亲相爱的情感。“请来喝喜酒”让孩子们欣赏特有的中国式喜帖,认识喜庆的中国婚礼。“公主嫁到”则是让孩子们用画笔画出自己对于结婚的认识,有大大的戒指、漂亮的婚纱裙、接新娘的大汽车……整个主题墙中呈现出孩子们对于婚礼的感受与认知。
2、区域活动:
1)表演区:欢天喜地接新娘
我们发现进行的音乐活动《老鼠娶新娘》以其诙谐的曲调,有趣的游戏,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因此我们将音乐游戏衍生到表演区中,投放大花轿、敲打乐器、结婚礼服等,创设了“欢天喜地接新娘”的表演区。
墙面悬挂老鼠娶亲背景,营造出喜庆的氛围。同时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工具和材料能够刺激幼儿的表现欲望,因此在装扮区则我们投放了色彩鲜艳的假发、纱裙等装扮材料,满足孩子打扮的愿。打击乐区除了放置鼓、锣等带有民俗特色的乐器外,其他乐器都来源于生活中的材料,家园共同收集的糖罐、钥匙、玻璃瓶制作成乐器架,墙上悬挂着搓衣板、易拉罐、饼干桶、各种盒子等生活材料制作成爵士鼓,让孩子在敲敲打打中感受生活中的声音,尝试匹配和谐的节奏。
2)角色游戏区:喝喜酒啦
角色游戏作为幼儿的自主游戏,其教育目标更多蕴含在环境材料中,支持幼儿的发展。喝喜酒作为主题中的一个游戏,可以体现是孩子们对于婚礼最为直观的认识。
我们将角色游戏区放置走廊上,考虑到走廊比较狭长,我们在环境的创设中,划分了3个主要区域:“后厨区”和“用餐区”“点心制作区”,用自助水果桌作为隔断,这样在视线上显得比较透亮,幼儿参与游戏时可以观察到这个区域同伴的活动状态,互动没有阻碍。
由于幼儿的年龄段不同,因此在环境创设以及材料投放中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在小班角色游戏区中,我们更加注重生活化,娃娃家的炊具基本上都是生活中的真实物品,用真实的物品引发幼儿的游戏情节,同时适时增加一些半成品材料如泥工、易撕的彩纸等,引导幼儿将平时开展美工活动中所习得的经验运用到游戏中,以此支持幼儿的游戏,丰富内容。
3)建构区:我给新娘造新房
这是活动室里设置的建构角,运用一个教室活动区的一条长廊的位置,可以满足6名幼儿的游戏需求。在建构区中我们还划分了3个小区域,分别是搭建区、材料区和成品区。既满足幼儿搭建,同时还有存放功能的场所。如存放材料、存放幼儿搭建的成功作品以及保留未完成作品。在保留区让孩子自主存放未完成作品的固定场所,是维护幼儿建构兴趣,支持他们关注自己成就的重要措施。这里的“保留”重在“自主”,而非教师主导。当孩子选择我还要继续搭时,保留成为幼儿的需要。它能满足幼儿连续搭建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体验成功。在建构区中老师还放置了一个汽车模型,这是孩子们在建构的过程中提出“接新娘”而拓展出来的,所以在搭建区我们又添加了一些牙膏盒,用来满足孩子搭建汽车,或者就是拿牙膏盒替代汽车游戏的愿望。这也与主题墙中孩子“接新娘有大汽车”的知识经验相对应。
4)美工区:喜糖铺子
喜糖是孩子感知结婚这一喜庆事情的一个重要元素,我们借助喜糖铺子将数学和美工相结合。大红色调营造欢庆场面,柜子中的糖果盒陈列让幼儿在欣赏的同时,感知其形状、大小的多样性,糖纸颜色、花纹的丰富性。幼儿在做糖果、包糖果、糖果装盒的过程中锻炼了幼儿的手部肌肉,糖果装盒帮助孩子习得规律摆放的经验。通过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孩子的手部肌肉力量,同时接受颜色的刺激,丰富幼儿的感官。
环境创设之思考:
1、区域环境的创设为幼儿个性发展提供了机会。
在这次区域环境创设中我们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创设了美工区:“喜糖铺子”、“表演区:热热闹闹接新娘”、“建构区:我给新娘造新房”,“娃娃家:喝喜酒”,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去自主地进行选择,让孩子来做游戏的小主人。
2、良好的区域游戏环境,能够促进幼儿的积极探索行为。
在创设时,我们投放了一些真实生活中的锅碗瓢盆,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同时,我们还提供了一些半成品,让孩子们参与制作。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整合自己的已有经验,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比如在包糖果时,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学习包糖果的技能;在烧菜时,通过实践总结出如何选择合适的勺子等等。
3、游戏化的环境能够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
通过喝喜酒接新娘等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学会了怎样合作,比如抬花轿时,大伙一起商量谁来抬轿子谁来做新娘,喝喜酒时,还会互相夹菜,倒水,多次的游戏后还衍生出了送菜员的新角色,正是通过这样的合作互动,我们的活动变得愈发的丰富多彩。
通过这次的班级环境创设,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有效的班级环境创设,应该是因地制宜的;应该是班级环境内、外空间相结合,将墙面、地面、窗台、柜子的角角落落利用起来,所呈现的环境立体、丰富、多样,能够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我们也将不断地向这个方向努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