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中,有的老师为了表扬孩子,激励孩子,会在一日活动结束后选一名小朋友做为第二天的小班长,来负责管其他的小朋友,或帮助老师做事情。每当这个时候,所有的小朋友都会目不转睛的,静静地听着,希望老师可以点到自己的名字。
这种选班长作为奖励的手段,目的是让孩子们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但这种手段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我的观察中我发现,被选的班长,喜欢自己指使别人,管别人,忽略了给其他小朋友做榜样,做老师的小助手的问题。他们会拿出“官架子”用高傲的态度去喝斥其他小朋友,缺乏对同伴的帮助和关心。
另外,从评选的结果来看,每次只有个别的一两名幼儿获得了班长的职位。大多数的孩子得不到机会,这些孩子心中会很失落,有的小朋友的自尊心会受影响。除此之外,孩子之间产生了竞争和攀比的色彩,他们只注重输赢的结果,忽略了这个过程。
换一个角度去看,评选班长可以协助老师做一些工作,还可以锻炼孩子们做事情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所以,要将评选班长进行改进,避免一些不良的影响。
首先,要让班长明确自己的任务是帮助老师和小朋友们共同的生活和游戏,是老师的小助手,是为大家服务的,并不是管别人的。要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
再有就是在评选班长的时候,要将教师评选,改为请幼儿自己来评选,或者自我推荐,并能说说为什么选这个小朋友或者自己,让大家都能够认可。要把权力交给幼儿,避免出现让某些幼儿感到“老师偏心”的现象。总之,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幼儿在评选班长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到同伴和他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