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需要发现幸福的童心
——读《幼儿教师需要什么》有感
周美玲
幼儿教育是十分琐碎、复杂的,面对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我们常常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教师也只能用自己的智慧去猜测和预料一些可能发生的事情,对于这些可能发生的事,教师可以事先做好解决的预案。但对于很多不可猜测和预料不到的突发事件,幼儿教师就只能利用自身的生活工作经验,凭借着平时积累的点滴的教育智慧去解决。作为只有3年工作经验的我,明显感觉到,对于这种“这种智慧”还远远不够。就拿幼儿一日活动中的上课、游戏等活动来说,同样一句话,同样一个意思,也许换种方式说就会取得不同的成效,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再与幼儿交谈、游戏时要注意说好每一句话,尽可能地让孩子从心底接受这种方式,从而达到最大的成效。我太需要一些方式方法来给自己充电。
就这样,我利用寒假的时间读了倪敏老师的著作《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养分。这本书不光只有教学理论,还有大量的案例描述、案例分析,其中案例的内容非常切合实际,使我深有感触。这就相当于跟了一位经验的丰富的师傅,他在手把手教你什么是教师,什么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什么是教师需要的智慧,遇到不可测的突发状况又该怎么妥善的处理与解决。
读了这本书,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都应该具备这样的特征,胸怀“六颗心”:“极有爱心”“极其虚心”“极为细心”“非常有心”“确有诚心”和“极有童心”;我吸取到了可贵的四种职业意识:微笑意识、融入意识、平等意识,赞美意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将以此为目标,自觉树立这四种意识, 在工作中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我认识到关键的一点,我们的知识是需要不断更新、储备的,不进则退,教幼儿园的老师更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见地。想想如果说仅仅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每天按部就班的度过,对于自己教育的这群孩子们,感觉有些愧疚了。
如果可以我想做的更好!而这个“想”若要付之于行动需要我们的精神足够富裕,需要我们保持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的良好心态。需要我们拥有足够的“幸福”,即书中提到的拥有发现幸福的心灵,做个阳光的幼儿教师,拥有一颗可贵的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