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休息,到表姐家去玩,看到表姐的女儿在读书,小小的书架上摆放着好多的名著《红楼梦》、《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老头》等等。看到她,看到这些书,将我带回了上幼师的时候。记得那时,为了增加自己的读书量,我会拿着阅览证、借书证,经常出入图书室,像表姐女儿书架上的这些书,我都读过,但现在细想想,那时虽摘抄了些词句,写了读后感,现在却也记不清了。想重温一下上学时代的感觉,决定再读本名著,可看来看去,竟选了页数比较少的《高老头》,说来有些惭愧。
再读《高老头》,确实和上学时读书大有不同。不会像上学时,只看重文章的语句,更注重文章所表现的社会现实了。《高老头》这部世界名著是出自法国19世纪大作家巴尔扎克之笔,巴尔扎克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刻画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她们就是父亲的掌上明珠,备受父亲的关爱,从小过着奢华的生活,对待女儿可以说是太溺爱了。正是因为他太溺爱女儿们了,不但没有得到女儿的爱,还招来了她们的恨,最令人伤感的是在他闭眼的时候,也没能见到宝贝女儿的最后一面。
高老头是一个好父亲,他将自己的全部感情与财富都奉献给了两个女儿,可他那两个女儿,一个选择了金钱,嫁给了一位银行家,一个选择了地位,嫁给了一位男爵。它们虽然所选的路不同,但同时选择了上流社会,也同时放弃了深爱自己的父亲!从此,高老头变得孤苦伶仃,一个人过着寒酸的生活。两个女儿贪得无厌,她们只有在需要钱的时候,才会想到父亲,夺取到金钱,达到目的之后,就一脚将父亲踢开。可怜的高老头虽然已经看穿了女儿们的心思,但他只要看到女儿们的笑,就毫无怨言,经常安慰自己,给女儿们找各种理由。高老头就是这样不断重复的上演着自欺欺人的悲剧,最后,只能在一个简陋的公寓里愤郁而终,连一个像样的葬礼也办不成,只能草草了事。
读着读着,让我想到了现今的社会。现在的90后,00后,出生后的条件就很优越,从小生活在蜜罐子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觉得无论父母为自己做什么事都是应该的,导致很多年轻人结婚了,有了儿女了,还会不顾父母的死活,去啃老。
我们做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家人,学会自立。这样,长大之后,才不会变成”啃老“的一代,我们为人父母的才不会再重演”高老头“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