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午餐时,孩子们都正在安静地进午餐,我正在来回巡视着看小朋友是不是需要添饭菜,忽然一个重重的喷嚏打破了这时的平静,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就在此时,突然听到“哇”的一声,溪溪小朋友大声哭了起来,我连忙走过去,溪溪边哭边对我说:“老师,晨晨抓我。”
果然,在溪溪的手背上有两道红印。还没等我问是怎么回事,坐在他对面的晨晨也含着眼泪委屈的对我说:“老师,溪溪打喷嚏,打在我脸上。”我再一看,他脸上还粘着许多嚼过的饭菜渣呢。我想,这时说谁不对都不合适,简单的说一声“对不起”也不会起什么作用。何况现在正是进餐的时间,无论谁对谁错我都不能影响他们进餐的情绪,我决定先安慰这两个孩子。
我爱抚地拉着溪溪的小手边吹边说:“有点疼是吧?没关系,老师给你吹吹,现在好些了吗?”得到老师的安慰,她的哭声慢慢止住了,最后轻轻点了点头。我又用毛巾替晨晨擦干净了脸,说:“现在不难受了吧?”他也点了点头。两个孩子情绪平静了,又吃起饭来。
在当时,两个孩子都是一肚子委屈,晨晨无端被人喷了一脸的饭菜渣很难受,而溪溪因为自己的无意行为挨了别人的抓也很痛苦。一场风波就此平息了,可是我又想:在幼儿园,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虽然老师的处理方法得当,没有因此而影响幼儿情绪,可是幼儿又真正从中学到了什么呢?何不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这类小事,让孩子学会正确交往,宽容待人呢?于是,我决心抓住这个机会。饭后组织孩子们讨论一下:猜一猜溪溪为什么打喷嚏?脸上被别人喷了许多嚼过的饭菜渣会是什么感觉?针对刚才的事情想一想怎样做更好?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小朋友们各抒己见,见他们说的差不多了,我也顺势利导的说:“小朋友们说的真好。你们没有要老师帮忙,自己就想办法帮助同伴解决了问题,真了不起!以后,大家再遇到这样的事,都按刚才说的做,学会关心别人,宽容别人,这样大家才能成为真正的好朋友。”
虽然这只是件小事,作为教师却有着多种的解决和处理方法,劝劝两个孩子也行,要他们互相道歉也说的过去,但是我认为,那样虽然能暂时的把事态平息了,但是孩子未必能真正明白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而通过讨论,孩子们既学习了自己解决问题,又初步懂得了在生活中要善待别人、宽容别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