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幼教理念,要求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讲究自由、自主。自主游戏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但是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要学会在观察解读幼儿游戏情境后,通过游戏行为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模仿、学习,推动游戏发展。
有的时候老师对材料的一个小小调整也可以丰富游戏内容,推进游戏情节。
一、放手,还孩子一个真实的游戏
“放手让游戏更自主”,不是这一两年才提出的要求,但是“放手”这件事说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却并不易。
不能真正的放手,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有太多的顾虑,就是因为这些顾虑,使我们总是放不开手。
以前都是老师“布置”的游戏,但老师“布置”的游戏,并不是孩子喜爱的游戏。虽然老师们会给孩子们准备满满的制作精美的道具,老师们充满着成就感,以为孩子会玩得兴致勃勃,但他们却不是很感兴趣。教师太注重结果,忽略了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的游戏过程。给孩子一个开放的环境,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他们可以——放手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体验丰富的学习过程,享受属于他们自己的游戏。
二、观察,让我们看到孩子不一样的精彩
观察是了解幼儿最有效的途径,我们要观察的是最真实、自然的幼儿,这在高控的活动与环境下很难实现,而游戏提供了这种机会。其实幼儿的游戏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用心去观察它最真实的一面。
三、理解,让我们支持孩子更好的发展
华爱华老师有很多话都让我们印象深刻,其中有一句我觉得放在这里正合适——“尽管没有成人对游戏的介入,幼儿也能在游戏中自我发展,但是有没有成人的介入和指导,幼儿的发展还是有区别的。成人的作用就在于能够用专业的眼光来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在最适宜的时候推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保持观察的好奇心并享受观察,尝试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世界,试着理解他们,从而支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