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具有多样性,自由性和趣味性,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区域活动正好为幼儿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加以认知。但区域游戏不像课程教学那样环环相扣的组织,而是让孩子自主自发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掌握知识,培养孩子的协作性、自主性等。
在本次的区域活动中,孩子们的投入表现给了我启发,更让我重新认识了游戏的作用和意义。活动中,我以寻找“春天的秘密”为开端,引起幼儿注意,接着为幼儿介绍重点区域及新投放的材料新材料。在讲规则时利用小朋友平时玩区域活动时真实发生的一些情况:如物品随意摆放、东西不整理,活动结束卡掉地上也不关注,活动中声音吵闹等现象,让小朋友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和建立正确的游戏规则,小朋友准备进入区域活动时,每个小朋友都会按要求有序选区、插卡进行活动,让幼儿在自由愉悦的过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
本次开放的这六个区域分别是:美工区、建构区、表演区、益智区、生活区、图书区。建构区与美工区能结合起来进行,整合的效果比自己玩自己的要结果明显。但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在介绍新投放材料的时候,让幼儿随着我的讲解转动,让幼儿有点不定心,不能确保每个小朋友都在认真的听。结束收材料时,小朋友已经会听到特定的音乐自觉收材料了,这种习惯已经逐步建立起来了,小朋友能将材料整理好放回指定的地方,最后的讲评是否需要,我觉得要视情况而定,怎样的方法合适也是我以后需要斟酌思考的。同时对一些幼儿的游戏常规我也将继续因人而异进行教育。
有人说:“每个幼儿都是可塑之才,教育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为他们营造适宜的环境。”相较于集体活动,区域活动提供给孩子们更多的个体活动空间,关注了孩子们各自活动的过程,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让孩子更能自主活动,而我们老师在活动中不要过多的指点干预,在观察幼儿的活动中,要了解和满足幼儿的需要、兴趣和行为表现。并有计划的观察和记录,对于个案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调整区域内容,补充活动材料、丰富幼儿学习经验。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进步,更好地开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