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中指出:幼儿园生活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而幼儿园表演游戏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表演游戏中,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剧本,对作品中的角色人物进行模仿扮演,在表演游戏中的情绪是积极的、愉快的,因此,通过表演游戏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及其重要的。
一、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现状
1.游戏中幼儿放任自流,教师任其自由发展
在表演游戏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由于某些原因的疏忽或无暇管束,都会把幼儿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游戏,大部分幼儿在游戏中不是在认真地游戏,而是自由嬉戏、打闹,幼儿的表现不是来自于对作品表演的成就感与自豪感,而是来自于于恶作剧打闹的一种快感。
2.投放材料的匮乏、单一
表演游戏中道具的投入、使用在游戏中是非常重要的。数量充足、形式多样的道具,不但能让幼儿在表演时激发幼儿扮演的欲望,而且还能增强幼儿表演的自信心和成功感。相反地,如果投放材料单一性、简单化,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就容易出现道具的争抢、打闹现象,从而破坏了表演游戏的顺利开展、进行。
3.游戏的过程缺少必要的开展程序
表演游戏在开展中,教师都会将道具、场景布置好,虽然美观性与欣赏性具备了,但却出现了教师的“高控”现象,幼儿在游戏中,对于道具的使用、场地的规划都不知从何下手,甚至无所事事,不清楚怎么玩。如果是这样,教师是否应该思考让幼儿重新参与到表演游戏中来,让他们一起参与制作道具,如用丝袜填充做动物尾巴;用报纸揉团做苹果等,既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满足了幼儿参与游戏的自信度。对于布置场景教师也可以放手让幼儿参与、协调,这样还能更好地发展幼儿的合作与交往技能。
二、教师在开展表演游戏中,表演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作用
1.激发幼儿对作品的兴趣,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
表演游戏对幼儿来说,是以直接体验、情感宣泄为主要特点,它能很好地激发幼儿对作品的兴趣,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如:表演《十一只猫去旅行》中每个幼儿都极力去表演每一个角色,模仿每一个角色的语言和动作,表现他们的性格特征,扮演猫队长的动作,语言憨厚、热情;扮演花仙子、小猫的幼儿,用友善、调皮的态度去对待小魔怪;扮演小魔怪的幼儿要表现出贪婪、怪异的特征。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是在不断地运用和发展的过程中累积起来的。每一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里面,都蕴藏着丰富且优美的语句,在表演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运用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运用语调、表情、动作去表现角色的形象和情感,通过具体的联系和实际操作,逐步提高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表演游戏中,道具的制作和场景的布置也是开展表演游戏时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在开展表演游戏中,道具、场景都需要制作,那么,在制作过程中如果有幼儿的集体参与,凭借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进行人物角色的再创造,从而促进了幼儿想象力的的发展与思维的创造力。如:表演《笑翻天的农场》中可让家长帮助收集稻草,教师放手让幼儿发挥其想象力与创造力,用稻草堆砌一个稻草屋,利用一些辅助材料(如毛线、草帽、花布等)制作稻草人。
4.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在表演游戏中,幼儿需要克服胆怯的心理,大胆、自信地参加表演。如在表演中,教师让某个胆怯的幼儿参加表演,可能在台上的表演不是太如人意,但是对他来说,这是一次尝试,一个突破,是值得老师与家长的肯定与表扬的。因为他勇敢地战胜了自己,克服心理的毛病,勇于挑战了一次。
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之间角色的分配与相互协调,以及道具的布置等,这都需要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合作才能实现的,若幼儿之间在表演时发生矛盾了,还需要幼儿之间很好地沟通、交流,这就培养了幼儿间的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