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颗受伤的树》有感
周美玲
最近看了朋友推荐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一颗受伤的树》,文章大概写的是一棵榆树被原本给它带来伤害的铁圈救了性命的故事。故事很短却让我感触很深,不禁联想到在我们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一些个性较强的孩子,在玩游戏时,违反游戏规则,被淘汰出局。但是他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便会一个人跑到边上站着生闷气,撅着嘴,不愿意再参加游戏。手工活动时,教室里“老师,我不会,你帮我做”的声音此起彼伏。因为在参加体育项目时受伤,便再也不去尝试……
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被家长呵护备至,在幼儿园也大多都是女教师,也会得到细微的照顾,这造成了孩子依赖性强,独立性和抗挫能力都很弱。德国著名教育专家舒马赫说:“给孩子多多提供尝试机会也是实施挫折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孩子一旦被剥夺了尝试的机会,也就等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因此也不可能迈向成功之路。”在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可以说挫折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有意识地让孩子受点“苦和累”“受点挫折”,尝试一点点生活的磨难,使孩子明白人人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有利于孩子敢于面对困难,正视挫折并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现在我们总会鼓励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要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一开始家长会录一些孩子做家务的小视频放到班级群里,以此来鼓励孩子,渐渐地孩子们真的爱上做家务,并且喜欢做一些有挑战性的小任务,同时动手能力和专注力都得到了提高,当他们不会时,不仅仅是求救,而是学会了尝试。就如同爱默生所说:“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把挫折当成是历练,正视人生中的困难,还给孩子经历自己人生的权利。
有一个农场主为了方便拴牛,在庄园的一棵榆树上箍了一个铁圈。随着榆树的长大,铁圈慢慢嵌进了树身,榆树的表皮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痕。
有一年,当地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植物真菌疫病,方圆几十公里的榆树全部死亡,唯独那颗箍了铁圈的榆树却存活下来。
为什么这棵榆树能幸存呢?植物学家对此产生了兴趣,于是组织人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正是那个给榆树带来伤痕的铁圈拯救了它。因为从锈蚀的铁圈里吸收了大量铁,所以榆树才对真菌产生了特殊的免疫力。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一个农场里。这棵树至今仍生长在美国密歇根州比犹拉县附近的那个农场里,充满生机和活力。
不仅是树,人也是如此。我们也许在生命中受过各种各样的伤害,但这些伤害又成为生命的一道养料,让生命变得更刚毅,更坚强,更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同时也让伤害成为一个警醒,让我们及时从迷惑中解脱。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在你生命中出现。爱你的人给了你感动,你爱的人让你学会奉献,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你宽容与接纳,不喜欢你的人,促使你自省与成长。所以,如果你曾受过伤害,请感谢那些你认为伤害了你的人。
在人生的修行中,让我们接纳一切,历境炼心,自在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