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并参与幼儿表演
现在教育戏剧发展面临的一大困难就是教师,教育戏剧开展得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育戏剧的教师既要懂教育,又要有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参与这一过程,主要有引领、组织、参与、评价四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参与性,避免牵着幼儿走的情况。那么怎样做才能称之为幼儿主动呢?
1、引领时,发挥幼儿主动
例如,小红帽一剧中,最后大野狼被捉到了怎么办?直接杀掉吗?不行。这要跟小朋友讨论,询问小朋友,要怎么处置大野狼?是送到动物园养乖了在放回山林吗?这样的讨论不仅止于剧场台下台上之间,而是可以延去到家庭、学校的。这种互动关系是可以延续很久,延续到学校,延续到家庭,有很多问题可以共同讨论。
2、组织中,按照意愿分组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采取不同的分组方式,如小班,可以根据幼儿表演能力分配角色;中班,可以按照能力搭配分组;大班,则可以大胆放手自愿分组。
3.参与时,自由融入表演
在表演《三只小猪》的故事时,一开始由于班级没有孩子愿意演大灰狼这一角色,于是教师便自愿的参与进去。我演出了大灰狼凶狠贪婪的样子,让幼儿充分的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情绪也使得他们的表演更加生动自然。当幼儿在《小鸭子的故事》中不太会表现小鸭子姿态时,教师自然的成为鸭妈妈,幼儿便一下子掌握了鸭子走路的本领。
4.评价时,鼓励幼儿自评
无论过程性评价还是总结性评价,教师都要多让幼儿开口,教师再作总结。让孩子说一说表演中的有趣或是不好之处。这种反思性的评价更有助于幼儿理解戏剧表演,分析自己及他人的表演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