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指南》精神,让幼儿真正成为班级环境的主人,我园积极打造玩味十足的区域环境,引发和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得丰富的、鲜活的经验,让每个幼儿都得到有益发展。因此,学习性区域环境的创设对幼儿主动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需要在区域中使用材料,探索、创造和解决问题;幼儿需要在区域中进行彼此间的交流,对于他们正在做的事情畅所欲言;幼儿需要单独的以及与他人一起工作的环境……成长无法替代,发展必须主动!创设学习型区域环境有利于培养完整幼儿,有利于与特色课题相呼应,提供整合性的学习经验,从而使幼儿更醉心于他们喜爱的区域活动,得到更快的发展。
一、整合材料——打造“玩味”区域
丰富的活动内容,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是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它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与物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获得发展。
1.让生活化的材料流动起来
成人在孩子的世界是非常重要的,模仿成人——用他们用过的东西、模仿他们做事,在全世界孩子的游戏中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因此,可以给区角提供一些“真实的”的成人适用的物品——如烹饪设备和摔不破的餐具等等。这些材料能够帮助孩子根据真实经历进行角色游戏,这对于他们来说很有吸引力。
【案例】美味烧烤吧
把小班活动室的一角装饰成“烧烤吧”的样子,在门口张贴好招牌,为孩子们准备好餐具,孩子们很喜欢光顾这一游戏,通过交流讨论,孩子们明确了各个角色的主要任务,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了解了角色的分工和协作。小班活动室内的生活游戏较多,常常与角色区的游戏有交集,在“小厨房”的生活游戏中,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了榨汁机、小盘子、小勺子等生活操作材料,孩子们想到“烧烤吧”还缺少饮料,于是在“小厨房”忙开了,榨好了果汁拿到“烧烤吧”给客人……
2.让开放式的材料灵动起来
在给教师选择材料的时候,有些教师倾向于选择有特定功能的玩具盒,这些封闭式的玩具一般都无法支持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的需要,而且孩子很容易就玩厌了,这些玩具通常也很贵。而主动学习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存放了多种“开放式”的学习材料。这里的开放式材料是指这种材料具有多种用途。孩子们可以把他们变成任何能想到的物品,我们幼儿园很看重这类的材料,因为开放式的材料没有把孩子限制在一种使用材料的标准答案上,而是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来使用材料。同时开放式材料也能够鼓励孩子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3.让多样化的材料有序起来
多样化的区域游戏既能够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又能够帮助幼儿养成有序取放的良好习惯。要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地和这些学习材料互动,因此存放在各个区角里的学习材料要很容易被孩子发现、使用和归还,在这过程中,还能培养孩子们分类、计算能力。所以在存放方式上我们始终关注以下几点:把同类的学习材料放在一起。学习材料要存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要轻易改变。需要给存放学习材料的容器做一个标签,同时摆放容器的地方也需要做标签。
4.让低结构的材料科学适用起来
(1)随机性个别调整,我们根据个别幼儿的发展需求及个别材料的情况进行随机调整,首先教师要利用观察找到调整的原因,其次要根据找到的原因进行个别化材料规划,开发设计出适宜的材料进行投放。
(2)季节性局部调整,我们根据季节的变化以及季节性主题活动的开展,相对应的调整区域材料。根据每个季节的特点,幼儿可能会因为这种季节的变化而产生哪些集体性的新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相应的投放一些季节性的材料。如:我们的中班结合秋季的特点,开展了以“秋天到”为主题的活动。
(3)阶段性分批调整,我们根据班级多数幼儿的发展变化,对局部材料及区域设置在某个阶段进行分批的调整。一方面是区域设置的调整,比如,幼小班升到中班时,可以适当减少生活区、感官区、艺术区等区域材料,同时可适当增加语言区科学区等区域的材料。另一方面是区域材料的调整,主要是增加材料的难度以及丰富性。比如到了大班,我们开展了“丰收的季节”主题活动,带领幼儿一起开展了食品烹饪活动,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
以上阐述的三种区域材料调整方法,不仅仅是平行运行的,更多的时候是交叉运行的。教师通过灵活运用三种调整策略,既满足了幼儿的发展需求,同时又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了区域材料。
【案例】小树叶变身记
在“美丽的秋天”主题活动中,各式各样的树叶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到小区、公园收集了许多形状各异的树叶投放到了美工区,在孩子们灵巧的小手中,它们被制作成了“树叶书签”、“树叶贴画”!在随后的美工区活动中,教师又投入了新的材料——丙烯颜料、大大小小的画笔,目的在于帮助孩子们制做出更多作品。进入区域的晨晨首先发现了新材料,就问老师:这个可以做什么?教师回应到:看看它能不能够帮到你!舟舟看到了这一幕,兴奋地把材料取了过来,说道:我有一个好主意!过了一会儿,他就和晨晨一起用颜料给小树叶涂色,在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创造下,小树叶变成了一枚枚色彩丰富的树叶精灵……在接下来的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在树叶上作画的技能越来越娴熟,有一次,妮妮用一根绳把画好的树叶吊了起来,并兴奋地告诉老师:小树叶跟风儿在跳舞!这出人意料的话语让老师意识到了孩子的兴趣点,于是,老师尊重孩子们的想法,投放了更多的材料——多种形状的塑料玩具、呼啦圈、麻绳等,支持孩子们进行进一步的制作。最后,孩子们用圆形的呼啦圈与麻绳制作出了“树叶风铃”,而且对制作过程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