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审美教育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具有培养孩子们发现美 感受美 欣赏美 的重要作用。通过阐述审美作用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如何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做好审美教育。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育;审美教育。
音乐中审美教育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可以划分为审美形态教育。审美教育是培养孩子们对音乐中千变万变的美的形态和结构的鉴赏,识辨能力。音乐教育在包括音乐学科的知识和表现技法等内容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受教育的孩子对自然社会 生活中的美进行观察,欣赏与表演。
一、审美教育的含义
所谓审美教育,就是将美的对象。美的存在形式作为教育的内容。罗丹曾经说过;“这世界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寻找美的眼睛。”由此可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美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着,这就包括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形态美等。众所周知,美来源与现实生活而又高有现实生活,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各种音乐形象深刻地打动小学生的灵魂,对学生的心灵,行为等实施各种影响。
二、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强调审美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1.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
让他们获得美感体验将好的音乐作品融入英、音乐教学中能带给学生快感体验的,其实这种效果不仅仅是音乐相对于人类而言,就是对于动物音乐也有很好陶冶情操的作用。就如在国外很多农场。饲养员为动物播放优美音乐,就能达到增加产量的效果,采取多种有趣生动的教方式,将音乐审美教育细化。
2.幼儿园音乐审美教育能够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正所谓:“趣味无争辩。”一名学生喜爱什么种类的音乐,不喜欢什么种类的音乐是不能够一概而论的,甚至幼儿园音乐教师是不能够给予限定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音乐的审美教育能够扩展孩子们的音乐视野,使孩子们不会局限于满足单一的音乐欣赏。幼儿园音乐中的审美教育就是不断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和教育孩子们不受年龄.文化.生活经验的局限,最大限度地开阔他们的视野。幼儿园小朋友学识浅薄,幼儿园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审美教学,才能不断扩大学生音乐的审美视野.让孩子们不仅能喜欢当代的音乐,更要对古代.近代.现代的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都有所涉猎,并逐渐欣赏,喜欢。
三、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开展好审美教育的方法
1.为学生创设音乐美的意境
幼儿园的音乐教学要达到教师预想中的效果,就要使审美教育在审美主体身上得到有效的效果反馈。幼儿园音乐教师在创设音乐美的意境中,要针对幼儿园音乐教学中适合运用的数学手段,避免音乐教学内容过于简单.乏味。幼儿园音乐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思维能力和感受能之间存在的差距,开展 有差别的情景教学,充分运用不同的演示方法,使用电教媒体等在学生面前重现音乐生活中典型场景,从而取得更好的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幼儿园阶段,学生一般都很年幼,他们的注意力还不能一下子集中到音乐教学上来,音乐教师要通过多种多样稳定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这样才能达到还原和创设良好音乐情景的目的。
2.重视游戏教学的审美体验
很多幼儿园音乐教学的课程上,教师都将游戏引入进来,不仅使上课的效果更加生动,孩子们上课的情绪也会最大限度的被调动起来.一堂生动有趣.充满美感的音乐课是离不来精巧的教学设计的,在进行精彩的铺垫和导入的同时,教师加入游戏性的组织教学会不断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深化教学效果。这样的方式尤其适合幼儿园中年纪小的学生,因为游戏教学方式迎合了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同时也具有许多审美特征。音乐教师通过“游戏”这一实践活动来代替死板的讲解音乐,更能激发幼年的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热情。
3.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
音乐和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首活泼、动听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好的儿歌、诗歌;一首首优美、诙谐的乐曲都好像讲述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音乐教学不仅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而且能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协发展。其中,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寓语言于音乐教育之中。
(1)经验讲述,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我们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在幼儿听完一首歌曲或乐曲后,教师应及时鼓励幼儿读者讲讲自己的感受和对作品的理解。这样,既增加了幼儿表达的机会,又满足了他们表达的愿望,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2)把握尺度,正确处理音乐与语言的关系
要把握好尺度,即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要正确处理好音乐与语言的关系。如在新授歌曲“小树叶”时,先和幼儿玩一个语言游戏,让幼儿扮成一片片小树叶,教师扮成“秋风”,“秋风”一吹,“树叶”就到处飘呀飘,当风停止时,让他们说一说,这片小树叶离开树叶妈妈后飘到了哪里?有的说,我飘到了小河里,有的说我飘到了草地上……这个游戏是为学唱歌曲服务的,因此玩的次数要恰到好处,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3)手段多元,发展语言有机渗透到音乐教育
要做到有机结合,要努力将发展语言能力有机地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如:欣赏二胡曲“赛马”,当幼儿初步感受了音乐所描绘的节日赛马的欢快、热烈的景象后,让幼儿根据音乐进行自编故事,互相讲述,这就给幼儿创造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和说话的语境,幼儿可以凭借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编出自己喜欢的小故事。这使幼儿享受到了表现自我的乐趣,同时发展了幼儿的语言。
快乐是孩子学习、探究、尝试的原动力,孩子因为快乐所以学习,因为学习所以快乐。因此,我们有责任成为幼儿音乐活动的伙伴,支持者,引导幼儿喜爱音乐;在活动中多给幼儿自主的空间,让幼儿寻找快乐;多给幼儿自由的空间,让幼儿创造快乐;多给幼儿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幼儿分享快乐。
我们共同努力让音乐带给幼儿快乐,让幼儿真正享受音乐的快乐吧!当然,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应局限于音乐课中,应渗透于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当为幼儿创造多样化的环境,使幼儿的生活、游戏、劳动都有优美的音乐伴随,美化幼儿的生活,美化幼儿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2]张倩.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J].北京教育.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