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孩子的世界 ——读《儿童的秘密》有感(中二班 颜老师)
发布时间:2016-12-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广化幼儿园
《儿童的秘密》是由加拿大作家马克斯·范梅南和荷兰作家巴斯·莱维林共同主笔。通过现象学研究发现,秘密是人生成长的一个关键的方面——它向我们展示了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秘密是如何让孩子们明白和意识到自己逐渐拥有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能够与自己最亲近的人分享自己的秘密是儿童成长与成熟的表现。
书中说到:秘密分成三种类型,即生存秘密、交际秘密和个人秘密。生存秘密告诉我们,任何人从根本上说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秘密,因为人从本质上讲是独立生存的。交际秘密则是由于经历、学识等导致彼此之间的差异而无法真正理解对方。个人秘密则是指我们心底里总是有一些不愿与他人或某些人分享的秘密。个人秘密是人际关系疏密的指向针。
一、恰当的教育关心。
恰当的教育关心在于对孩子本身的真正兴趣。年轻人常常抱怨的是他们没有从父母和教师那得到真正地关心和注意。这似乎真的是一个挑战:既要给年轻人必要的秘密和隐私的空间,又要十分关注他们的内心生活和体验。
最理想的是大人能够知道如何给孩子提供机会去分享秘密。对孩子的个人感情刺探得太多不一定能保证成人与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因为与你分享一个秘密真的就像送给你一件礼物。
——摘自《儿童的秘密》,第200页
在关注和秘密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一方面孩子们渴望得到大人们真正地关心和注意,但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希望大人们过多地窥探他们的内心世界,孩子们需要属于自己的秘密。对于有秘密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大人们恰当的教育关心。恰当的教育关心是对孩子真正的兴趣以及对他们独立人格的尊重。只有关注到了孩子们的内在秘密,我们才会惊讶地发现他们是那样的“与众不同”。也只有出自对孩子们的真正兴趣,我们才会在孩子需要我们时从容地伸出手,给他们贴心的安抚和帮助,而不是仓促间手足无措,这是因为我们一直在一旁默默地关注他们。
诺诺是我班出名的“调皮鬼一天”。一天,他悄悄地跑到我跟前,说:“老师,你可以给我妈妈打电话吗?”“你有什么事要和妈妈说吗?”他看着我,停顿了半天,喃喃地说:“老师,我想让你打电话把我表现好的地方跟我妈妈说。”“可以啊,你表现好的时候老师一定给妈妈打电话。”“那你一定要打啊,记住要说我表现好的地方!”诺诺说完就高兴地跑开了。这一天,诺诺的表现出人意料的好:不再跑到后面去玩玩具,而是一直坐在位置上认真地上课;散步时不再到处乱跑,而是走在队伍里……
拥有秘密是幼儿内心世界的一种体验,而保守秘密会让幼儿体验到自我与他人的分离。幼儿的年龄特点告诉我们,他们需要和自己周围的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以获得安全的需要。因此,早期的保守秘密会带给幼儿烦躁不安、内疚和恐惧等心理体验;只有当幼儿说出秘密,才能释放秘密所带来的紧张、不安等情绪。诺诺在决定是否与老师分享自己的秘密的过程中经历了短暂的心理冲突;当与教师分享了自己的秘密之后,诺诺释放了秘密带来的压力,从而获得轻松的心理体验。
二、秘密的时间。
因此,尽管无所事事的空闲时间看起来没用,但对有些孩子而言,太缺乏这样的时间,可能不是件好事——虽然真正不好的可能是拥有太多无所事事的。真正的业余时间(除工作、学习和娱乐时间之外)可能对形成孩子的自我个性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因素。这种额外的、没作安排的、剩余的时间,是纯个人反思、做个秘密白日梦的机会。这时候的反思没有受到其他问题、工作、责任或项目的限制或牵引。
——摘自《儿童的秘密》,第192页
教育心理学巨匠——皮亚杰指出:孩子们学会保守秘密的过程是一步一步展开的。他认为儿童年幼时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存在着一种多嘴的现象,因此他们的思维与行动之间就会出现不一致。秘密往往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保守秘密是一种能力。儿童在保守秘密和分享秘密过程中也分享了秘密拥有所带来的责任与紧张。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秘密空间”,适时地为孩子在班级中建构独立的心理空间,从而保护孩子的秘密。
(一)为儿童提供宽松的氛围,允许孩子“人在心不在”。
主要是指幼儿身体在场,而思维和注意力却不在场的表现。在一日生活中,教师总是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闯入幼儿的世界,使幼儿无法摆脱教师的控制。孩子通过这种方式,试图避开教师的控制,体验内心世界的自我感受,从而可以使他们从心理上获得秘密的体验。
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该为儿童提供宽松的氛围,允许儿童暂时思想和心理上游离在班级之外;同时快速捕捉儿童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通过调整教育教学的策略、改变活动组织形式等方法激发儿童重新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儿童重新回到活动场域之中。
(二)创设“心情倾诉区”,给孩子释放心情留一个空间。
“心情倾诉区”不但成为孩子们释放心情的一个空间,而且成为教师了解孩子的一个窗口,成为生成教育活动的土壤。
在小班,可以开辟“娃娃之家”,在里面摆上娃娃玩具,幼儿可以抱着娃娃,向娃娃倾诉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大班,可以在教室的一角开辟了“心悦小屋”,给每一个幼儿自制一栋小房子张贴在墙上。幼儿可以在角落里通过绘画的形式倾诉自己内心的秘密表达自己的心情,然后藏在小房子里。好朋友随时可以去看、读,还可以相互交流。
单独的心理空间就是创造一个只属于当事人的秘密心理空间和内心世界,为的就是使孩子的秘密可以在场域中得到保护和尊重。也就是说,虽然儿童置身于场域之中,但从心理上来说,他是独立于场域之外的,形成了一个自己可以掌控的心理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可以是儿童自己,也可以是儿童和他的秘密分享者之间共同建构的心理空间。
就像上面的案例中一样,诺诺通过自己的努力建构了他和教师之间分享秘密的心理空间。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和保护孩子试图建构的秘密的心理空间,同时积极为孩子的秘密建构独立的心理空间,让孩子可以正确地对待自己的秘密。
秘密在孩子成长中有积极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秘密都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作为教育者,只有了解秘密对孩子的意义,尊重孩子的秘密,用教育的智慧恰当地关注孩子的秘密,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