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本真的教育幸福
——读《一盏一盏的灯》有感
广化幼儿园 邵冰青
曾几何时,做个好老师、追寻幸福的教育是我的教育梦想,从师范毕业的那天起,我一直在努力着、践行着。读着吴非老师的《一盏一盏的灯》,那一个一个充满着温馨、满载着爱心的教育故事,正犹如一盏一盏的明灯照亮着我,温暖着我,我被这些故事深深地感动着,灵魂也仿佛万物复苏般清澈、纯粹。是啊,真正的教师,不会因为功利主义横行就随波逐流,同样,也不会因为社会性的反智和逆淘汰而丧失理性判断。一个好教师应具有独立的人格品性和职业精神,才能够在追寻中体验教育的幸福,也只有这样,孩子跟随着他们学习,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教育。
其实,我们当老师的,很多时候都会在残酷的现实中自相矛盾,在沉重的压力下丢失自我。我们一边信誓旦旦地宣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爱生如子,为了一切孩子!可是真正能做到不离不弃、不放过一个孩子的有几人?我们是否有愧我们拥有的“灵魂工程师”这个职称?教学时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教育时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活动时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伙伴……了吗?如是,我们可能会体罚吗?我们可能有指责吗?我们可能会随便、固执、高高在上、仰不可攀,孩子畏之如虎吗?都不可能!我们的心灵长期被应试所左右,时刻被自己的名利所包围,丧失了同情,丢掉了关怀。于是我们听到了看到了许多不理智的现象:有把孩子赶出教室的,有大声辱骂孩子的,有拳脚相加体罚孩子的,有冷漠相待不理不睬的……我们经常会为孩子的一个错误而耿耿于怀,甚至于火冒三丈。我们说起来“爱满天下”,做起来“三六九等”。我们用自己的一厢情愿来掩饰我们的急功近利,我们用“一切为了孩子好”来漠视儿童生命成长的权利。
真正能够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的老师,与孩子相依相伴的老师,就会不由自主地接受孩子们馈赠的另一份礼物:教育的责任感!也就是一种牵挂孩子、忧虑孩子、依恋孩子的思绪和情感。尼尔斯·托马森也说:孩子就是一个奇迹!和孩子手拉手散步是一种简单而不可思议的幸福!教师对教育的责任感并不单纯是师德教育的结果,并不是空洞或形而上的,而是活生生体现在师生相处的具体过程中和琐碎杂事中。可以说,每一个孩子的幸福,都来自于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所体现的责任感,来自于对孩子成长的具体而深切的关怀,教师的宽容一笑、信任的眼神、智慧的话语、无意间的一个抚摸、不经意间的一个赞许……这些都让孩子们倍感幸福,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也会变得更有爱心、责任感和成就感,从而获得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教育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