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今天打人了。”“他今天吃饭不太好。”......类似这样的话,我们教师在幼儿放学时,经常可以看到,诉说别人一天犯下的错现象。我认为孩子的这种做法有不妥之处。
首先,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都较差,犯错误是难免的。同伴间要团结互助,应帮助同伴改正错误,而不宜以“告状”的方式来嘲笑别人,落进下石。
其次,向家长“告状”的幼儿时间一久就会失去朋友;同时,“告状”后的另一个副作用是:有的孩子家长性格粗鲁、脾气暴躁,听到“告状”后就对孩子进行体罚。这些孩子一旦犯错误后就担心别人会“告状”,从而产生精神压力,影响一天的学习与生活;有的孩子还会因害怕家长惩罚而说谎……
要改变“告状”的现象,一方面教师要对犯错误的幼儿采取正确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发现幼儿犯错误不急不躁 ,冷静地帮助幼儿分析自已的过错,使幼儿明白自已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做。
另一方面,教师要教育幼儿正确对待同伴犯的过错,帮助同伴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教师可根据情况,悄悄地将情况告诉家长,使家长做到心中有数。对调皮捣蛋、经常犯错误的孩子,教师要静下心来和孩子单独面谈,并向家长介绍孩子的情况,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及应采取的解决办法。引导幼儿以激励的办法和同伴相处,如:“你不做坏事,我们就和你做好朋友。”
总之,发现问题后,教师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