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环保教育的思考
——一株草引起的讨论与思考
周美玲
一个阳光午后,伴随着轻柔音乐的响起。午餐过后的孩子们拉起了小火车跟着老师一起户外散步。如往常一样,他们无忧无虑,时不时的交流着,欢笑着,偶尔几个“调皮鬼”还会热情的与其他班的孩子们推攘着,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心情与欢喜。午睡时间快到了,各班也都陆续回班了,我们也准备回去了,到达转弯的地方等了许久发现有四个孩子依然没跟上。我与搭班老师商量后决定他们先回班,我去看看。
当我回去发现那四个孩子正围着墙角好像发现了什么?走近一看,是一株小草。它的四周是硬硬的瓷砖,微风轻拂,它弯了腰仿佛快要折断。这时,一个孩子赶紧用小手去扶着,他显得小心翼翼生怕伤到它。接着就听到另一孩子疑惑的问着:“小草不是长在土里的吗?这里又没有,为什么它可以活?”其中一个孩子回答道:“砖底下有土吧,你看小草那么小,它在小小的孔里就能活!”“下雨就有水,这个小草是最强的小草,一下雨它就拼命的从小孔里爬出来喝水,喝了水就有营养,然后它就会慢慢长大。”他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不舍得离开。还说要给小草搭个家,这样就不会被风吹断了,又觉得家会挡住阳光和雨水小草就不能继续长大了。最后我们取来了一个三面的纸盒子给小草做了家。四个小家伙才安心的回去午睡了。很快他们睡着,而我却陷入了沉思。
曾经有人说:如果一朵花存在的意义是开放,一棵树存在的意义是挺拔,那么一株小草存在的意义就是生长;当你阅过世间万物,你会发现,是小草的生命力最强。可是即便如此,现如今当我们行走在城市的阡陌,看到的却是周边楼宇的纵横,柏油马路覆盖了城市土地上大部分裸露的皮肤。而即便有那么一小块绿绿草地,恐怕却已是“遍地狼藉”。
是的, 在我们的地球上,人类正面临着生存环境恶化的挑战,大到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温室效应,小到垃圾、空气、噪音污染等等都是我们需要重视的环境问题。
随着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呼吁环境保护已成为重中之重。而为了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人人都应该重视保护起来。孩子作为我们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从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给到他们正确的环境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新纲要的出行,环境保护这一主题更是渐渐渗透到幼儿园教育的每个角落。我园也开展了许许多多这类的课程以及亲子活动。“我和苗苗一起长”这个半日活动更是带动了家长一起将绿色环保由幼儿园渗透到每个家庭中去。
因为我们知道,幼儿园环保的教育固然重要,而更加重要和关键的是家长的环保意识以及环保行动,这种原生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教育影响才是更为巨大的。
我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某奶奶一面听着孩子说道“花儿好看我不摘”,一面随手摘下一朵插于孩子的发间夸道“宝宝真好看”;又如:一爸爸一面告诉孩子不可以踩草坪,一面又要孩子站到草坪中拍照,等等,诸如此类的例子有很多。
而这些切实存在在我们生活中的案例告诉着我们:环保意识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实践。是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用更多的具体行动去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去带领他们一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我们的双手一点一滴的去创建去还原一个“小草的家”——美丽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