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调查大班幼儿在家自我控制能力的现状
一、 研究缘起
目前独生子女“自我中心、维我独尊”情况颇为严重,自我控制能力缺乏已经成为现在大多数独身子女身上的通病。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自控能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人的一种自觉的能动力量,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表现为意识对自我的协调、组织、监督、矫正、调节的作用,使自己整个心理活动系统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以成功地适应社会。
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在幼儿身上是常见的现象,如蛮横霸道、游戏不能自始至终、排队时说话等,这些都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不成熟的表现。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则是儿童社会化重要目标之一。自我控制能力不仅在早期儿童心理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对个体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对学前儿童自控能力发展现状和教育干预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教育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了南京市建邺区实验幼儿园3个大班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家长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回收率为93%,并抽样对部分幼儿的现状进行了观察和谈话。通过调查研究,在了解大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现状的同时,还发现了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且研究了一些应对策略。
(二)研究方法
1、通过观察法和谈话法研究幼儿园以及家庭环境对幼儿自控能力的影响。
2、通过文献综述法从各个影响因素的角度提出培养幼儿自控能力的方法、途径。
3、问卷调查法。编制《学前儿童自控能力调查问卷》。该问卷是有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题目问卷,由被试幼儿的家长负责填写。问卷共10题,调查幼儿家庭状况以及幼儿的各方面的自我控制的表现。
(三)研究步骤
1、发放调查问卷(100份),让家长填表,了解幼儿在家庭的情况;收回观察表,对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差异性检验并最终得出结论。
2、对幼儿进行观察记录,个别特殊儿童作为研究重点。
3、从各个影响因素角度选取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归纳出培养幼儿自控能力的方法及途径。
三、研究结果
根据我的调查问卷的收回数据以及平时的观察,我得出了以下信息:
1、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自控能力的影响。
(1)双亲家庭比单亲家庭子女的的情绪和行为自控能力都要好一些,其中独生子女家庭有84.7%的孩子情绪自控能力比较强;90.3%的孩子行为自控能力比较强。这与父母对于幼儿的关注度有密切的关系,父母对于独生自己关注度要高些,幼儿收到父母的控制多些,对于自控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帮助。
实例1:
实验幼儿园大一班:程程(男)
程程是典型的自控能力差的孩子,根据我的了解,他是单亲家庭,和妈妈一起生活。妈妈是开小吃店的,平时比较忙,也没有时间照顾、教育孩子。后来妈妈又再婚了,爸爸平时不管他,有时程程去他爸爸那边爸爸也对他不管不问。
而他在幼儿园里面,上课是坐不住,插嘴。游戏时不能融入同伴,或者只玩游戏一会就没有兴趣了。有一次,孩子们在进行玩沙活动,所有孩子都很喜欢游戏也很投入,并且可以很好的遵守游戏规则。但是程程只玩了一会他就开始不遵守游戏规则,到处扬沙,到后来直接在旁边玩别的东西了。在分享方面也做不到,有时孩子们一起玩玩具他会和孩子们抢玩具。
据我观察分析,他的自控能力缺乏最大的因素是家庭因素,他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并且父母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及没有进行榜样教育。
实例2:
实验幼儿园大三班:琪琪(女)
琪琪是一个典型自控能力强的孩子,这个孩子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或者是游戏的时候都自控非常好。
琪琪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非常严谨,并且自控能力很好的人,受到家庭的影响孩子做事也比较严谨,自控能力非常好。
(2)独生子女家庭的幼儿自控能力要比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幼儿强。问卷中说明80%以上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家长对于自己幼儿的情绪自控能力比较满意,90%以上的家长对于幼儿的行为自控能力比较满意。20%独生子女家庭幼儿专注时间要比非独生子女家庭时间要长5~10分钟。
实例1:
实验幼儿园大二班:笑笑(男)
笑笑是一个自控能力很强的孩子,无论是在游戏、午睡、吃饭、活动过程中都可以做到自控很好。他不随便讲话,不会再活动时去和孩子打闹,游戏时可以很好的遵守游戏规则。经过问卷的调查以及家长访问,了解到,他是独生子女,并且在家里家长做事就是比较严谨而且自控能力也很好。他的家长都以身示范,为孩子做榜样,所以这个孩子在大班幼儿中是非常典型的自控能力强的孩子。
实例2:
实验幼儿园大三班:冉冉(男)
这个孩子是非独生子女,家里有两个孩子。他是一个典型的自控能力不强的孩子。尤其是在行为自控能力方面比较差。经过问卷调查及家长访问了解到,家里因为有新生儿所以对他的照顾和引导以及榜样示范都不多。所以他在幼儿园中很难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并且游戏时不能很好是遵守游戏规则。
2、家长态度、家长榜样作用对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有影响显著。
大多数大班幼儿专注于一件事的时间都在30分钟左右,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情绪和行为控制能力,但是幼儿在行为控制和情绪控制方面需要家长的培养及纠正,才能更好的发展。家长持重视的态度、有良好的榜样作用都能促进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幼儿在此环境影响下明显能做到自我控制。而家长持忽视态度,没有良好的榜样作用,则幼儿不能做到自我控制。
良好的教育方式对于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很重要,父母与幼儿协商、经常命令幼儿、百依百顺这三种态度对幼儿的自控能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85%与幼儿协商的家庭的孩子自控能力较强,其余的自控能力比较弱。父母的良好榜样作用能促进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幼儿看到父母的榜样能明显的做到自我控制。90%的家长表明要以身作则,进行榜样示范,而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自控能力都不差。
实例1:
实验幼儿园大二班:小宇(男)
小宇的妈妈经常找我诉苦,说孩子在家管不住,时间一长就随他去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小宇在幼儿园里的自控能力不强,只要我不注意他,他就会和其他孩子讲话,如果其他孩子不理他,他会去碰碰弄弄其他孩子。而我找到他和他谈话,然后在活动过程中比较注意他,他就能在活动、游戏时有较强的自控力,会认真听讲,不去和其他孩子讲话或玩耍。
实例2:
实验幼儿园大一班:清清(女)
与家长的交谈中我发现清清的爸爸对孩子的表现充满了无奈,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道理讲了无数遍,可孩子就是没反应,这让他头痛不已。虽然清清在一日生活中,坐姿、吃饭、睡觉、游戏时样样表现的都差强人意,但她特别喜欢和康康做朋友,从这点入手对她说:“清清,你看康康的表现多好呀,作为他的好朋友,你也要加油才行啊。”使用榜样作用的方法,幼儿可以更加很好的培养自控能力。
四、讨论分析
(一)理论分析
幼儿自控能力成因是由幼儿自身内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造成的:
1、内部因素是由生理因素和心里因素构成的。
生理因素:幼儿大脑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未能达到平衡,受外界刺激时,大脑皮层兴奋性强且易扩散,其自控制能力是有限的。
心里因素: 3-6岁幼儿认知发展水平以及生活经验,影响着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水平。
2、外部因素由以下几个组成方面。
家庭教育方式: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影响幼儿自控能力的重要手段,父母自我控制力强起到榜样作用,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幼儿可以培养良好的自控能力;反之,则会有相反的结果。
幼儿园教育方式:研究表明,幼儿教师的辅助教育幼儿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是尤其的重要,幼儿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也十分重要。所以幼儿园对幼儿自控能力的教育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环境影响:幼儿生活的社区环境也是幼儿接触的比较多的,对于幼儿的影响也较大。
(二)研究分析
1、从观察统计的结果来看,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榜样作用的主要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本次研究采用的观察方法也是切实有效的,解决了幼儿园精神环境对幼儿自控能力发展的影响是否存在以及有哪些影响因素这两个问题,使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2、我们可以看到,父母的教育方式、教师态度、教师和父母的榜样作用影响着幼儿自控能力的多方面,这主要是因为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水平不高,还达不到高度灵活的自我监督调节,而要实现高度灵活的自我控制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在制约和影响其发展,本文研究的幼儿自控能力的多方面。
3、当然,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榜样作用只是制约和影响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研究过程中无法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如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还受到年龄差异、性别差异、个性特点、认知水平、言语发展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好需要进一步改进。
五、对策和方法
1、细化明确行动规则。
当幼儿非常明确行为规则时,幼儿的冲动会大大减少,任性等缺乏自控力行为也会减少。所以就要求教师在向幼儿提出一定的行为规则时,不仅要告诉幼儿行为规则的名称,更重要的是要让幼儿明确这一行为规则的含义、意义以及应该如何遵守、执行,促使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为不违反这一行为规则,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语言、动作和情绪。我们还应帮助幼儿进行行为识别,让他们知道什么事对的是吗是错的。通过生活中一些事例,与孩子一起判断和分析,促进孩子对美丑善恶的认识。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
2、及时纠正无理行为。
日常生活中,对于幼儿提出的各种要求与行为,我们要进行分析,区别对待。合理的要求要尽量满足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进行教育,决不能迁就。如果我们始终坚持这一原则,才能让孩子懂得:要求和行为是有限度的,可以在这个限度下提出要求,但决不能逾越这个限度。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一概允诺或一概禁止,都不利于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
3、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坚持抗诱惑训练。
我们发现在生活中,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有些幼儿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有些幼儿却不能,这与他们的意志品质有关。这方面的训练,一开始,主要是借助日常小事进行,所以,我们要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首先就要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并要求他们严格遵守。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就必须做到。
4、发挥榜样的力量。
在师生的直接互动中,教师通过直接教导、树立榜样、强化、情感支持和暗示等多种途径作用于儿童,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师的榜样示范对于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要重视每一个幼儿,关注每一个幼儿的自控能力,这样幼儿才会更好的形成自控能力。
5、训练心理素质。
在平时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中,要暗示幼儿你可以做到。从心理方面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在幼儿不能很好的自控时一定要及时的、正确的进行引导。
6、在各种活动中培养自控能力
游戏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幼儿园一日的主要活动。教师和家长要积极创设各种游戏活动中,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自控能力。
7、给予幼儿充分活动的自由,并使幼儿学会等待。
在严厉、专断限制模式的控制下,儿童一般有情绪压抑、盲目顺从等过度自我控制的特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给幼儿充分活动的自由,对他们不要过于限制和束缚。
通过以上几点,能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但要进一步达到目的,还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的表率作用。一个急躁失控的人,或一个骂不离口、拳不离手的人再要求孩子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言行,那岂不是南辕北辙?因此,要孩子有控制自己的能力,我们还必须先控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