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是一种文化,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综合着文学、音乐、美术、历史、科技、社会等各类知识结构内容,而儿童戏剧表演不纯粹是一种表演技能的活动,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活动,包括对角色的体验、对优秀文学作品的体验,对生活的体验。同时,戏剧表演在幼儿园中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样式,虽然孩子的表演是稚嫩的,但在孩子们眼中,戏剧表演就是一种娱乐游戏,他们可以在游戏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尽情地宣泄情感、模拟装扮,在表演艺术的天空中自由自主地飞翔,获得情感、社会性、能力等多方面的和谐、自主的发展。
一、课程设置
对大班现有主题课程内容进行梳理,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特点、认知发展等因素,寻找可实施的儿童戏剧活动元素(主题课程中的相关语言、美术、音乐等活动),结合主题《童话谷》开展课题,开发适合大班年龄阶段幼儿的戏剧活动内容。我们设计了《皇帝的新装》主题活动网络图,旨在让孩子们通过欣赏音乐、动画片了解人物的特点,将人物的特点在音乐的伴随下自然、大胆地演绎出来,并在此过程中,学会自己装扮自己,学会欣赏别人,较客观地评价自己,从而较恰当的为自己选择剧中角色,与同伴一起团结协作,完成音乐剧的设计、演出。我们设计的《皇帝的新装》主题活动网络图,我将主体分为四个部分:
我们设计的《皇帝的新装》主题活动网络图:
皇帝的新装 1.骗子进宫,皇帝上当 1.1故事:皇帝的新装(一); 1.2科学:各种各样的衣服; 1.3 欣赏:狮王进行曲; 1.4 体锻:勇敢的士兵 1.5数学:我会织新装(找规律)。 2.骗子做衣,大臣上当 2.1故事:皇帝的新装(二); 2.2数学:量一量; 2.3美工:设计表演服饰; 2.4社会:为什么大人都上当了 2.5律动:织布舞。 3.骗子上朝献衣,众人上当 3.1舞蹈:四小天鹅圆舞曲; 3.2身心:心情晴雨表; 3.3科学:工具用处大; 3.4体锻:士兵操 3.5语言:看你看我记台词。 4.皇帝游行,谎言拆穿 4.1身心:我不挑衣服 4.2美工:各种各样的帽子; 4.3 数学:分珠宝; 4.4歌曲:皇帝有点烦; 4.5社会:做诚实的人。
二、领域渗透
(一)确定内容,创作剧本
在进行剧本的创作与选择上,我们都是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以合作者、引导者与商讨者的身份与幼儿一起进行合作创编活动。例如:当教师发现幼儿对阅读区投放的图书《皇帝的新装》十分感兴趣时,教师就像到了将这一绘本融入到主题课程中来,由此生成了《童华谷》主题。在主题实施中,教师与幼儿一起商讨创作,加入了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与一些时尚元素,撰写了新的剧本,在全班幼儿的强烈要求下,对此新剧本我们进行了自编自导自演。
(二)拟定课程,领域渗透
随着新剧本的新鲜“出炉”,在开展表演游戏之前,拟定相应的活动课程,制订整个主题的教学策略是至关重要的,为实现最终的表演活动的目标,我们需要将表演活动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动作、技能等进行分析、归纳与整合,将其创编到相应的主题活动中去。在《皇帝的新装》这一主题活动课程的设置上,我们主要涉及了一下一些活动内容:为了帮助幼儿更快地熟记剧本台词,我们设计了语言活动“看你看我记台词”;在表演中幼儿对士兵的角色甚为感兴趣,由此这一角色表演的人数较多,因此我们组织了美术活动“制作各种各样的帽子”;在教室美工区里我们还投放了许多材料,如:纽扣、广告纸、各种花色布料、扭扭绳等,供幼儿制作设计皇帝、大臣、宫女、小孩的服饰;在剧本的分析与讨论中,幼儿会问:“这个皇帝怎么如此愚蠢?连小孩子都能看出的谎言,怎么他就看不破呢?”由此我们设计了一节社会活动“为什么大人都上当了”和“做个诚实的人”。为了增强舞台的效果,在剧本开始表演前,孩子们设计了一段“开场舞”,更好地烘托了热闹的场面。在这里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合作者、参与者,拉近了与幼儿的关系,以民主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创造积极地的教学状态,发挥自身素质特长,做到“启发有方、诱导得法”,放手给幼儿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幼儿在匹配音乐的带动下,产生激情,又在激情的驱动下调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创新出不同的身体动作,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与发展,从而使孩子在活动中更感兴趣、更富有成就感,打破了以往传统的表演游戏模式。
三、游戏渗透
(一)创设游戏环境,营造合作氛围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时,首先要学会用心创设适合幼儿活动的整体环境,提供有效的活动场所,让幼儿能够在自由、愉悦的环境中展开游戏活动。所以我与孩子们共同商定首先要设计一个以皇宫为背景的环境,很快金色绸缎的吊顶,孩子们亲手设计制作的龙椅展现在眼前,无疑不显现出皇宫的气派。在设计、搭建表演舞台的过程中,孩子们集思广益,为舞台铺设了红地毯,为皇帝的寝宫制作搭建了衣橱、金色的镜子,孩子们个人的能力、相互合作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提供游戏材料,创造合作机会
孩子们根据场地的大小,合理划分了五大区域:制作布料区、设计服装区、制作服装区、服装陈列区、表演区。准备工作就绪后,我与孩子们一起开始投放材料,孩子们说出了很多跟活动有关的材料,我们一起商量材料的适合与安全。例如:怎样才能使大白布这个材料变得一物多用呢?孩子们着实动了一番脑筋,有的说:“用白布作大臣的衣服吧。”“不行,不好看,白色的衣服像是医生穿的。”“我们应该将白布上画一些图案,让它变成有色彩、有图形的花布,然后再用它制作大臣的衣服。”“对,剩下的布料还可以做宫女的小衬裙,不然扔掉多可惜啊。”显然,在孩子们创作的空间里,废旧材料都变成了宝贝。教师的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及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去参与、去尝试,老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合作,与他们一起享受到制作一件完整服装定位喜悦。
(三)采用多元评价,提高游戏能力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反馈,对幼儿多加鼓励,让幼儿产生信心,体验游戏的乐趣。对于幼儿做出的每一个行为,如与同伴合作学习,与同伴有商有量,主动询问同伴是否遇到困难,询问同伴的游戏进展,提出一个建议,和同伴共享自己好的做法等,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许。一个微笑,一句称赞,都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感受到表演带来的成功和快乐,进一步强化其游戏的动机。
在游戏结束时,教师应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及时评价。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一是采用多元化的评价目标,把幼儿表现出来的主动合作。相互协商、责任意识、是非判断等各方面的能力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二是同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改变以教师评价为主的模式,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体,把自评和同伴互评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