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博客>>研修沙龙>>文章内容
“海底总动员”活动反思(大五班周老师)
发布时间:2017-06-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老师

 

 “表演剧:海底总动员”是根据电影《海底总动员》为蓝本改编而来的,主角是一可爱的小丑鱼。讲述了小丑鱼在大海中来到了不同的地点,遇到了不同的海洋生物,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孩子们很喜欢这个表演剧,经过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孩子们从了解剧情——尝试对话——大胆表现——完整演绎,过程中充满了快乐的情感体验。这些经验是一切创造性表演的基础,幼儿接触的越多,他们的想象基础就越宽广,就越有可能触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想法。

    在表演游戏这个活动中,老师所扮演的角色其事就是一个“引路人”,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只需要老师适时点拨,们的眼前就会有无数条通道。首先,在表演中,我们入音乐元素,激活幼儿创新思维。其次,在表演剧中我们入了幼儿的自创舞蹈,加强幼儿的演绎水平如:“尼莫与水草”的表演中,孩子们每次场面总是有些混乱。于是我提问说:水草是怎样长大海里的?它们在海水里会干什么?请你用一些动作来告诉我。”这个引导马上有了效果,果然每个扮演水草的孩子知道怎样来舞动身体了,不再乱了。接着我又开始放了关的音乐,几乎所有的水草都开始跳起了舞,舞姿千姿百态。我们不得不承认,虽然孩子的创新能力很弱,但他们从事创新的潜质却十分巨大。最后,引领幼儿积极参与,获取创新的成功感。教导我们的孩子去注意去发现?教育孩子在表演游戏中“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目的之一,是让幼儿在创设好的情境里主动参加表演活动,自己去发现问题。在表演活动中认真地观察,高兴地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与老师,长此训练,幼儿能培养出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只要看看那些在表演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孩子,你就能感受到他们那份从心底散发出来的喜悦和成功感。

  每一次完成一个表演剧,孩子们都离不开积极参与幼儿的表演活动的老师老师就像孩子们的“大朋友”。在平等、和谐的活动气氛中,幼儿会对活动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再加上“大朋友”的适时指导和引导,表演活动的教育成效愈加明显,从而体现儿童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我认为本次表演剧孩子们表现得十分完美,它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明白了很多道理知道了自信与勇气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海底总动员”动员的不仅是那些鱼儿、草儿,动员的更是孩子们的思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