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个别化的指导
在操作活动中,能力强的孩子大多选择了自己折完后剪,而一向动手能力较弱的可可竟也选择了没折好的材料。只见,可可先将长方形的纸对折,然后将折好的打开,出现一条斜的折线,此时她露出了笑容,并不住地去摸那条稍有弯曲的斜线。接着,她将打开的纸盒上再折,由于她选错了方向,所以怎么也折不下去了。她左看右看,就是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反复琢磨,最后,她只好将纸拆开重折。可是折到第二步时,她仍然无法继续下去。她着急地挠起了头,看身旁的李思骏已经折到最后一步,她更着急了,不停地自言自语:“怎么折呀?我怎么不会呀?”涵涵听后安慰她:“可可,等我折好了来帮你。”我本以为可可会很开心地接受。不料她却说:“我才不要你帮我呢,我要自己折。” 可可又开始琢磨起折法来,但一直找不到解决困难的突破口。于是,我走了过去,摸着可可的头说:“我一开始也不会折,后来看了折纸图就学会了。如果你也仔细地看这些折纸图,我相信你一定会折的。”在图示的帮助下,可可终于找到了失败的原因,顺利地完成了第二步,可可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成功告诉了身旁的涵涵。后来可可按照图示一步步地顺利操作。当折到最后一步时,可可情不自禁地说:“我也会折喽。”看到可可自豪的样子,我也从心底为她高兴。在活动讲评环节,我向大家展示了可可的作品,当我跷起大拇指表扬可可“你的小手真灵巧”时,可可笑得更灿烂了。
在活动中,可可选择了有难度的学习材料,我没有像以往那样让可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学习内容,而悄悄地关注她。当可可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我以理解的态度给予指点,使她挑战成功,体验到因自己的不放弃和努力而获得的成功感。对可可来说,这种敢于挑战自己、勇往直前、决不放弃的经历必定会对她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