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博客>>研修沙龙>>文章内容
面对孩子入园的分离焦虑,家长该怎么做?(中一班 吴红)
发布时间:2017-09-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广化幼儿园

 面对孩子入园的分离焦虑等许多问题,麻麻们有太多的担心、揪心、不放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抓住重点理清头绪,有哪些是我们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
 
你最揪心的:分离焦虑
 
● 我们要理清的关键问题:分离焦虑从哪儿来?
 
你能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吗?把你一个人扔在一个极其陌生的环境里,你不知道饿了到哪儿去找吃的,上厕所和睡觉的模式和之前的经历完全不一样,你不知道身边的人对你是不是友好……对于孩子来说,上幼儿园的感觉可能比这假设的情境还要糟糕。所以,分离焦虑,一方面来自孩子不确定能在新环境中掌控好自己,也就是不确定自己的吃喝拉撒能够像家里一样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来自情感层面的失落——我信任和亲近的人都不在这里,他们是不喜欢我了,还是不要我了?
 
● 父母要做的:
 
1.确定孩子的“自我掌控感”
经多位幼儿园老师反复验证的一条“真理”是——那些在家里自理能力强、父母包办比较少的孩子适应幼儿园更快,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掌控感更强。所以,缓解分离焦虑的基础工作是确定孩子在幼儿园对吃喝拉撒的掌控,确定孩子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表达自己的需求。
 
2.管理好我们大人自己的情绪
面对孩子的哭闹,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平静,因为如果大人表现出无措、不安、焦虑,孩子就会更加没有安全感。你此时最需要做的是蹲下来跟孩子说:“我知道你不愿意离开妈妈,你可以伤心一小会儿。”然后适时转移到老师身上,最后果断地和孩子说再见,可以强调一下:“吃过晚饭后就能见到妈妈”。
 
3.重新强调你们之间的亲密与联结
孩子上幼儿园的过程是扩大信任圈的过程,由开始的只信任家人到慢慢信任老师、信任朋友。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且后面的信任是建立在前面信任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和家人建立起的信任关系越牢固,孩子越容易与别人建立信任关系。刚刚入园时,孩子会对之前的信任关系产生怀疑,所以一定要反复强调:“爸爸妈妈像以前一样爱你,是因为你长大了,要去做自己的事情。就像爸爸妈妈上班一样。”另外,不要忽略幼儿园之外时间里的高质量陪伴,多陪孩子一起做他喜欢的事情。
 
● 父母不要做的:欺骗和恐吓
 
用“出去玩”把孩子骗出家门、把幼儿园描述得天花乱坠、说“不上幼儿园就有人来把你抓走”这样恐吓的话……这些欺骗只会让孩子不信任父母,不信任环境,重新建立起信任关系需要更长的过程和更多的耐心。
 
你最放心不下的:吃喝拉撒睡
 
● 到底是孩子适应幼儿园还是幼儿园适应孩子?
 
初入园时,我们通常会跟老师提一些个性化的小要求,比如睡觉需要陪,吃得太慢需要喂,大便后要用湿巾擦屁屁……通常,为了帮助孩子们适应新环境,老师会尽量满足这些小要求,但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让这些小要求变成常态。想想孩子为什么要上幼儿园呢?——因为孩子可以和这些同龄人一起学习建立起居常规、熟悉生活常识、掌握交往技巧、锻炼体能和技巧,学习他们这个年龄段能够领悟的各种能力……好吧,既然这样,我们别纠结在这些小事儿上了,你觉得呢?
 
● 父母要做的:
 
1.帮助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
很多刚入园的孩子都会尿裤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不知道如何告诉老师自己想去厕所。所以,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多学习一下“我想……”“我要……”这样的句型,表达自己的需求。
 
2.尽量和幼儿园保持一致的生活节奏
初入园的时候,要尽量和幼儿园保持一致的生活节奏,这样周末后回归幼儿园就不会演变成“终点又回到起点”。另外,独立吃饭、入睡、如厕,这些能力也都需要在家里帮助孩子练习。
 
● 父母不要做的:把所有任务都推给幼儿园
 
建立好的日常起居习惯和自理能力是孩子在幼儿园需要学习的重要课题,比如开始的自己吃饭、自己入睡,到后来的正确洗手、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老师会定期公布最近孩子们需要学习的新本领,目的是希望父母能够在家里配合学习和坚持。不要觉得在家里练习仅仅是配合老师工作,它是在帮助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得更自信,还是在帮助孩子成就“习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