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有5000多年灿烂文明的古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礼仪教人友好、善良、真诚,礼仪能促进心灵美的人更美 ,能够提升人的幸福指数。与礼仪文明修养高的人在一起会备受尊重,感到舒心、快乐和温馨。中国古代文化是礼乐文化,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礼仪不是简单的外在形式,它是以内在的道德修养为根基的,礼仪教育是触动心灵的德育。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教育者本身的德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教师应当对学生开展礼仪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自觉自愿地追求礼仪价值的本质。
教师需要关注自己的体姿,它是举止礼仪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如果只注重容貌,衣着华贵,会给人一种虚浮感、粗浅感。端正秀雅的姿态,从行为上展示着一位教师内在的聪慧与活力。很多时候,教师的身体姿态像语言文字一样,可以传达丰富的信息。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只要进入学生的视野,自身的举手投足,哪怕只是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成为他们模仿的范本。所以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要用好体态语,充分展示自己美的风度和气质,来感染孩子,并且充分利用体态语传达信息,增强教育效果。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凝聚着各种各样的情感。教师在说话时要看着学生,也要鼓励学生看着老师的眼睛。让他从老师的眼睛里感受到理解、包容与关爱,看到尊重、欣赏与肯定,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也学会尊重、赞赏与肯定,也学会自信坦诚、敢于表达,培养他的自信的心理品质。
比如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可以站立姿态,经常的走到学生中间与其互动。提问题的时候可以问学生“我说清楚了吗”,表达问题的时候可以惟妙惟肖,让形、音、义全部融化到学生的脑海中。要投入到课程中去,让学生感动,使之产生许多联想。学生回答问题正确的话,可以带着喜悦的表情,竖起大拇指给予称赞,让学生得到赞许和鼓励。
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是引领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教育学生遵守礼仪规范,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礼仪文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教育学生遵守礼仪规范,首先应该知礼懂礼,让自己因此变得更加有魅力。所以老师应当学习好礼仪,从来才能尽心尽职地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礼仪做起,先严于律己,才能更好的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