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博客>>研修沙龙>>文章内容
读《我的幼儿教育生活故事》有感 (中四班 鲍明瑞)
发布时间:2017-09-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鲍明瑞

        暑假期间,我读了《我的幼儿教育生活故事》一书,它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本书三个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娓娓道出了一名幼儿教师的真实、从容而优雅的教育生活,这种生活来自于教师的专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而专业化水平又来自于不断学习中积淀的专业高度、来自于“跳出幼教看幼教”的专业视角、更是来自于实践中的行动与积累。

对于一个刚工作两年的教师来说,看了这本书,真的启发非常大。通过一个一个小故事,知道遇到一些对于孩子,对于家长的难题,可以通过怎样的手段去解决。很感谢刘园长帮我选择的适合我的书籍,在此我谈谈看了本书的一些理解和感想。

幼儿年龄小,阅历浅,说话的内容少,语句也简单,教师应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通过讲故事、作游戏、唱歌、跳舞、玩玩具来引导和启发孩子们多说话,通过提问和讲述来增加孩子们的知识面和沟通能力。但是孩子同样是有思想的,只有你先尊重他,他才会懂得尊重你、爱戴你。对待孩子有“四心”:责任心、爱心、耐心、童心。

中国有句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可以影响他的一生。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也是提高幼儿素质的关键。作为幼儿教师,要善于观其言,察其行。发现幼儿有缺点,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纠正,鼓励孩子把坏习惯改掉。有时也可以结合孩子的不良习惯,编一些故事来让他们判断这样的好坏,这样更具体直观,效果比较明显。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当他们取得一点点进步,老师要多加以表扬。在赞扬中使孩子进步比较适合幼儿的特性,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幼小孩子承受批评压力,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平时的游戏过程中应适时教育,帮助他们学习。比如有一次在玩串珠的时候,玩着玩着我听到一个清脆的声音:“卖项链了,漂亮的项链。”我发现刘俊昊串的项链都是很随意的,没有规律,我机灵一动说:“今天老师想买几条漂亮的项链。可是我想要的项链和你们平时串的不一样。”孩子们马上问我:“老师你想要什么样的呢?我给你串。”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我想要一条红色的项链。”
我刚说完,添添就开始串起来了,很快一条红色珠子项链举到我面前说:“老师给你!”何恩卉着急的问:“老师你还想要什么样的?绿色的行不行?”我连忙说:“行。”何恩卉挑出绿色珠子串了一条绿色的项链送给我。其他孩子也都纷纷问我想要什么样的项链,于是我说:“我想要的项链样式都画在黑板上,你们可以按照黑板上的样式串,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串。
    孩子们纷纷串起项链来,不一会张丽芸得意地向我炫耀:“老师看这是我们自己设计的项链。”我夸奖道:“真漂亮,你们是按什么规律串的呀?”张丽芸抢着说:“我是按一个红的一个黄的......串的,甜甜也不示弱:”老师,我是按三个绿的三个红的......串的.”我鼓励他们:“你们个设计的非常好,你们有办法让其他小朋友知道你们的串法吗?甜甜说:“那我们也和老师一样画下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游戏结束时,有两三个孩子把自己设计的项链画下来,并向大家作了介绍。
通过孩子们串项链的过程,帮助他们了解并学习按不同规律排序,同时激发了孩子们自己设计与他人交流的愿望,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活动兴趣。

 我觉得教师还应经常和家长进行沟通。幼儿小,在家和父母接触时间长,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强,父母的教导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经常就幼儿的表现和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中的情况。只有教师和父母相互配合,共同悉心培养,孩子的可塑性强,一定能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不要和家长产生隔阂,如果有问题要立刻解决,事情 

我觉得幼儿教师还要做到善于反思,“一日三省”是我们从小就已耳闻的,我们也知道要使自己更完善就必须每日日省吾身、省吾言、省吾行……法国的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

    确实,教学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落实到学生能力素养的提高.同时,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增加自己的文学底蕴,丰富自己的个人魅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孩子,让他们都能享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照顾,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