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耐心,爱心、责任伴种籽成长
——读《种籽学院教育手记》有感
商倩
这本书是由台湾“自主培力学园”主持人,“台北种籽亲子实验小学创办人、”自主学习促进会“执行长李雅卿女士编写。该书以生动、活泼的笔调,来描绘记录了父母和孩子在教育改革中共同努力的历程,让人在了解台湾教育改革之余,认真思索起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对孩子最合适的教育方式?
从工作角度出发,我是一位老师,老师的职责就是教育孩子;从家庭出发,我已经成为人母,母亲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位老师,不管出于何种角度我都应该认真深入的去思考:什么是对孩子最合适的教育方式。我是幸运的,我有机会看到这本书,我从书中似乎找到了些启发。
每一颗种籽都孕育着一个生命,除了吸收阳光,水分和泥土中的养分之外,还要充足的空间让它得已伸张枝叶。每个孩子不也就是那一颗颗成长的种籽吗,我们不要因为害怕孩子遭受风吹雨打,而将他们急需的阳光,水分遮挡,也不要对他们期望过高,甚至揠苗助长,这样他们无法向下扎稳根基,大风一来很容易被连根拔起。在作者文情并茂的行文中,我可以清晰的看到:种籽是尊重、信赖孩子的,它认真倾听、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试图在其中找出适合每个孩子的学习方法,除了学习不同的课程知识,更注重孩子生活的实用性和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种籽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是老师对于教学的信念:教育从孩子当下开始,从孩子现有的生活中去发掘素材,让孩子在行为自然产生的经验中去学习;让孩子亲身经历和体验,才会化成真正的学习成果,给予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正如杜威说的那样,教育来源于生活,从做中学。
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呢?学会信任与尊重孩子、掌握好自由与界限这个方向盘,耐心倾听、学会观察接纳孩子并且帮助其成长,教会孩子不要害怕困难,勇于承担。我相信经过经过这样的洗礼之后,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会认为学习不仅是有趣的,更是有用的,而且也一定能信心满满、乐观的去面对未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