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幼儿园应将“健康”放在首要地位。同时,进一步强调对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对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笔者作为一名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近年来着重对小班幼儿的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进行了实践研究。
幼儿健康饮食习惯养成的价值
众所周知,幼儿期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养成的健康饮食习惯会伴随幼儿的一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促进幼儿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发展,而健康的前提条件是幼儿从小就养成的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习惯。同时,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促进幼儿智力发展,促进幼儿生长发育的前提条件,合理的饮食结构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的物质“基石”。所以,对小班幼儿进行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班幼儿饮食习惯存在的误区
小班幼儿挑食、偏食、厌食现象普遍存在。挑食、偏食、厌食是小班幼儿通常会有的现象。挑食、偏食、厌食会造成小班幼儿营养不良症,会严重制约小班幼儿的生长、发展。小班幼儿产生挑食、偏食、厌食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客观的环境因素与小班幼儿主观的心理因素共同发挥作用。比如,有的家长为了自己的“方便”单品种的菜天天食用,每天“重复昨天的故事”,自然会引起幼儿的厌食情绪。
大多数家长过于溺爱幼儿。两至三岁的小班幼儿身心发展尚不成熟,身体的协调性有待加强。常见的现象是吃饭时满桌、满地、满身都是饭粒,显得脏兮兮的。针对这样的现象,部分家长便走进了教育的误区:家长干脆不让幼儿自己吃饭。殊不知,家长越是这样,幼儿便失去了实践锻炼的大好时机,长此以往,便会形成恶性循环。有些家长又担心幼儿吃不饱,干脆家长直接喂幼儿,这样既省事又干净,这样的做法自然导致幼儿对家长的过于依赖症。
幼儿饮食时间随意性大。部分家长对幼儿每天的饮食次数无规定,只要幼儿想吃就让他们吃,不是按照一日三餐的通常做法,而是随意性很大。
培养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对策
教育幼儿不挑食、不偏食、不厌食。为小班幼儿健康饮食构建愉悦的环境,让小班幼儿在心情愉悦、自由宽松的环境下饮食。幼儿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应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自己以身作则,同时应用积极的、正面的、富含启发性的、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幼儿做到健康饮食。此外,为了让小班幼儿克服挑食、偏食、厌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幼儿教育工作者还应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收集或上网查找关于让幼儿不挑食、不偏食、不厌食的有关儿歌或专题教育片,组织幼儿学习,组织幼儿观看,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教育小班幼儿养成自主饮食的习惯。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同样,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需要幼兒自主的、积极的、主动的投入。离开了幼儿自主的有效投入,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只能成为“泡影”。幼儿教育工作者或家长应放手让小班幼儿真正自主地参与其中,让小班幼儿自主进行饮食习惯的培养,克服懒惰心理,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饮食,才能受益终生。
小班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并非朝夕之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幼儿教育工作者付出艰苦的努力,同时更需要小班幼儿自主参与、自主配合,方可取得满意的成效。幼儿唯有从小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不厌食,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班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研究(小一班 白老师)
发布时间:2017-11-0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广化幼儿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