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博客>>研修沙龙>>文章内容
如何让孩子在游戏中放飞自我(大四班 周老师)
发布时间:2018-01-0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园

 ——浅谈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与指导

 

【摘要】一个孩子的童年快乐便是玩耍,对于学龄前的幼儿来说游戏就是他们最主要的一部分,游戏使他们快乐,使他们成长,最重要的是使他们有一个愉快的童年。所以游戏对幼儿来说是他们童年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幼儿的大部分时间是生活现在幼儿园的,所以游戏是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基点,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资源。在游戏中学习,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锻炼其想象和创造力,而且还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教师所组织的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活动要以掺杂这生活中的一些特点进行游戏,并在游戏中进行学习。活动过程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教师要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指导,解决游戏中的困难、问题。然而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观察!

【关键词】游戏 观察 指导

【正文】

一、区域游戏的开展中教师存在的问题应当如何有效指导

(一)、活动中的问题: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过多的干涉,忽视幼儿的自主参与问题1:教师的过多参与导致使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角色不到位。

问题2:从区域的设置到区域活动的参与,再到活动中角色的分配、具体操作教师都存在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过多的强调而忽略孩子的活动生成

问题3:教师的观察不够仔细,了解得不全面,有的甚至不知道幼儿在想什么,想干什么,不了解孩子已有的经验和水平,只是看着他们在安静地摆弄物品。

问题4:面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区域活动内容时对自己身份的把握不准,难以进行有效的指导。

(二)、如何有效指导:当我们在活动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时应当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举例说明大班活动“好戏连台”活动区投放的所有材料,都是幼儿自己准备的,因为之前他们已经有了相关的生活经验。经过大家的讨论,平时表演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也被总结了出来不需要老师做主再去一一强调和指导,游戏中的细节,而且我们根据平时的所见所闻和读到的绘本故事多可以变成我们表演的素材,并且针对一定的剧本素材有针对性的道具服装的投放。这一表演游戏中,小朋友们可以选择自己要表演的内容、角色和表演时需要的道具,服装。并且在表演时有一定的改变的不同,也可由幼儿自由发挥和尝试。而不是老师指挥、要求、不准,等一系列的规则要求。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做的是适当的指导和观察。

(三)、多样化游戏的开展,突出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

1. 文学巨匠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他甚至认为,艺术和游戏的产生,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一个最后标志,也是最重要的标志。哲学家马丁·海德格也指出:“儿童为什么要游戏呢?儿童游戏就因为他们游戏。‘因为’二字在游戏中消失了,游戏没有‘为什么’,儿童在游戏中游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最残酷的行为之一,在于我国学生自幼儿阶段起,就开始被成人逐步剥夺了游戏的权利和乐趣。既使在幼儿园里,孩子们也没有“玩与不玩”的自由选择,游戏也成了课堂作业,成了枯燥的功课。

2. 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丰富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戏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儿童在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体验着各种积极的情绪情感。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扮演父母的儿童体验着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给孩子做饭、喂饭,尽心尽力。前苏联幼儿教育学者捷利茨卡娅指出,尽管游戏辞典里有“好象”、“假装”等词,但儿童在游戏时产生的情感永远是真诚的。孩子不会作假,也不会装样子,“妈妈”真心爱着自己的孩子。  另外儿童在进行游戏时,是非常投入的,能够反映出他们的真实的情感,对人对事的态度,与人相处的原则等等。对于健康的内容,如:在“医院”游戏中,儿童会像医生一样给“病人”听诊、开药,嘱咐“病人”按时吃药,热情周到,教师的肯定,客人的感谢使他们得到满足,行为得到强化。而对于游戏中流露出不健康的内容,如:霸道,不礼貌,不关心别人等,教师的否定,批评会抑制不良情感的发展。 游戏使儿童体验各种情绪情感,而且丰富的情绪情感的体验,也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发展他们的友好、同情、责任心、爱憎分明等积极情感。随着游戏主题和构思的发展和复杂化,儿童的情绪情感体验更丰富,更深刻。

二、正确开展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存在的重要性

在跟踪幼儿园区域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园在区域创设上追求形式、数量,以为区域多总比区域少好,材料多总比材料少好。表面看似热闹,实际幼儿活动盲目,缺乏明确的任务,幼儿的操作纯属好玩、开心。区域的设置与材料的投放与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脱节,不能有效地支持幼儿活动的开展,难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不断积累的观察发现中不难看出,现有的区域游戏活动中,很少有专门针对男孩子设计的。而比较活跃的男儿往往都是区域活动中让老师头疼的对象。因为他们往往会在无趣中展现自己的破坏力。而传统的活动区域的划分主要是按照各区域的功能来的,面向的是全体幼儿,而没有注意到幼儿的个体发展需求,因此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游戏环境,游戏舞台进行投放,和游戏前的谈话。

传统的区域活动多是教师把活动材料摆放好,然后孩子再进行操作。在“娃娃超市”中,我们打破以往的模式,只为孩子提供了货架和商品,甚至还有梯子。在摆货过程中,孩子们先是把商品进行分类,然后再讨论,哪类商品摆放在什么位置。高的货架该怎么把货物摆放上去?在摆放的过程中,有的细心的小朋友还会想到货物应该怎么样才能让顾客拿着方便,单单是摆货这个过程,孩子们已经从彼此身上受益匪浅。“生活、游戏、综合”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的三个核心理念,三者本来并无明显界限,是我们人为地加以区分的。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重新认识了生活、游戏和幼儿园课程的关系,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与交往,通过实践操作、感知、体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并在充满愉悦和自信的体验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终身受用的良好品质。更好地体现了“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思想,推进了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进程。

三、游戏时观察与指导的必要性

   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态,它比一般知觉有更深的理解性。敏税的观察力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那么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具体应观察些什么呢?

 1、观察幼儿的兴趣点,及时加以引导:    

 兴趣,即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只有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及时加以引导,才能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提高游戏水平。     案列:一天,大班幼儿在用扑克牌组搭了一座城堡。搭完之后感觉无所事事,便“扔”下城堡玩起了打仗。任我怎样引导,孩子们对辅助材料也没有兴趣。这时我离开搭建组站在一旁观察。我发现有的幼儿悄悄地从材料库抽出几张扑克牌,搭成一辆摩托车开了起来;有的幼儿抽出扑克牌搭起了动物园。„„忽听“哗啦”一声,城堡塌了。我问:“城堡怎么会塌了?”“是被坏蛋炸坏的。”孩子们回答。我问:“那城堡坏了,这可怎么办呀?”孩子们都说:“咱们再把它修好吧!”“行,咱们这次修一座比刚才更漂亮的城堡。”我鼓励着大家。于是,孩子们又把各自拿走的积木放在了一起,认真地搭了起来。看着它们搭得那个高兴劲,我终于明白:孩子们的兴趣点就在搭建上,他们并不想玩什么辅助材料。刚才是我不了解孩子们的兴趣,一味地按照教师的意图去引导他们玩辅助材料,他们当然不愿意接受了。

2.观察材料的投放是否合理,及时更换材料

1)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现在我们特别提倡利用废旧物品和自然材料自制玩具,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只要认真观察幼儿对材料的使用情况,便知材料投放的是否合理。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一些买来的材料并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孩子们不喜欢。如小班孩子玩的印章,买来的印章大多是一些复杂的图案,有的上面还刻有“酷”、“帅呆了”之类的字样,孩子们看不懂,经常追问老师是什么意思。每次印完之后教扔在一边,毫无意义。后来我们自己动手制做印章:在土豆和橡皮上刻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大小不同。孩子们用大印章印完后可在里面添画一些东西。(如在圆形里添画成皮球,在三角形里添画成西瓜等)。用小印章的各种图形拼印出人、小树、小草、蘑菇等各种图案,生动有趣,它之所以受孩子们喜欢,原因在于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3.幼儿提供操作性强,玩法多变的玩具材料,

(1)教师每投放一种新的材料时,都应观察这种材料投放的是否合适,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些游戏材料的玩法单一,日久孩子们难免会产生厌倦。但有一些材料的可变性很强,因此适合为幼儿提供。

如:根据班本课程投放的拼图难度有点大,没有参考物,没有提示对于幼儿来说难度很大,后来及时进行了更改,给了一个参照物。幼儿没用多一会就拼好了,而且特别的有成就感。

4.观察发现幼儿的困难和需要,及时帮助和解决   

   在开展活动区游戏时,教师应随时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并给予恰当的指导、帮助。当幼儿在活动中即将出现安全问题时,教师应及时地制止并帮助。如:刚到这个班的时候,手工课上幼儿使用剪刀时,小手抓着剪刀的手柄边剪边说话然后在拿在手里走来走去,这样剪刀的刀口在晃来晃去特别的危险,观察到这一现象后教师及时给予了指导,幼儿学会了使用剪刀的方法,和不需要剪刀的时候如何正确的拿剪刀避免危险的发生。 一名幼儿在动手组玩拼图,拼了很久。当教师看他时发现,这名幼儿正在用企盼的眼神望着教师,原来他在拼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教师来到他的身边参与到活动中,拼图完成了,幼儿通过活动获得了满足,也增强了对教师的信任与喜爱。

5.认真观察幼儿时体现出来的问题,采取恰当措施解决问题的前提。

   在活动区游戏时,经常会发生一些问题需要教师来处理,如果没有观察到事情的过程,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分析,处理问题时就不会公正、客观。 案列:一名幼儿不小心把区域里的玩具摔坏了,正在他手足无措时,凯凯对他说:“我爸昨天刚买了一瓶能粘塑料的胶,我把这拿回去,粘好了明天我再拿回来。”于是他把玩具装在了兜里。其他幼儿纷纷告状,说凯凯拿小朋友的玩具。如果教师没有看见,也不了解情况,可能就会冤枉了凯凯,然而这一幕正被教师看到,不但没有批评凯凯,反而在全班面前表扬了凯凯集体意识强的好品质。由此看来,观察是多么重要啊!

      在幼儿兴趣十分强烈,目标制定合理,材料投放合适,需要能及时得到满足(或帮助)的情况下,幼儿自然会得到良好的发展的,这是成正比的。反之,如果观察到幼儿的发展不是很顺利,那么肯定是在前面提到的某一方面出现了问题。因此看来,这些细节都是紧密相连,紧紧扣在一起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每个细节都需要教师细致入微的观察。     

【结束语】鲁迅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游戏可以说是孩子上学以前的一项主要活动,也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它贯穿于整个学前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之中。文学巨匠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他甚至认为,艺术和游戏的产生,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一个最后标志,也是最重要的标志。哲学家马丁·海德格也指出:“儿童为什么要游戏呢?儿童游戏就因为他们游戏。‘因为’二字在游戏中消失了,游戏没有‘为什么’,儿童在游戏中游戏。”③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最残酷的行为之一,在于我国学生自幼儿阶段起,就开始被成人逐步剥夺了游戏的权利和乐趣。既使在幼儿园里,孩子们也没有“玩与不玩”的自由选择,游戏也成了课堂作业,成了枯燥的功课。因此游戏对幼儿来说非常的重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