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博客>>研修沙龙>>文章内容
读《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有感(大三班束老师)
发布时间:2018-03-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束老师

 书中的一句话让我始终铭记在心:“没有不能做规矩的孩子,只有不会做规矩的父母。”让我们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有自我约束力,同时给孩子树立规矩的使命感。相信让孩子从小养成的规矩在将来长大步入社会后会是一份难得收获。 

在立规矩和培养孩子规矩意识时(也就是管教时)不是出自自身的情绪,而使出于规矩的本身。即违反规则时管教,而不是自己需要发泄时管教,这点尤为重要。情绪管理是每个家长都很难完成的任务。管教时要带有爱,让孩子感觉到规则背后的爱,而不是感到规则是冷冰冰的,是跟自己作对的,是让自己受苦的。管教是:温柔的坚持,即持一种“负责任的、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坚定的”态度进行。管教时父母要有内心的力量,要树立权威感,让孩子意识到,我管你是因为我爱你,我比你更知道什么对你好,你在界限里是安全的。
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父亲往往失之过严,母亲往往失之过宠”方法过严,易失子女之爱心;过宽则易失女子之敬意。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 
这段话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在生活中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对孩子有时过于严厉,有时动手还动用了棍棒等辅助工具,打了孩子,但是效果不明显,孩子依然是我行我素,到底是为什么那?经过反思和别的家长探讨,采取的方法上可能不对,对孩子的行为规范没有约束,原则过宽,过宽让孩子对父母失去了敬意。而一旦大人发现孩子学习效率降低着急时又会打孩子一顿,又犯了以前的错误,最后在心平气和和孩子沟通交流,孩子会说爸爸妈妈对他不好,某某同学家长从来不打孩子,等等。但是本书中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怎样打孩子:1.打孩子不能带有愤怒;2.打孩子不能用手,而需用杖;3.打孩子之前需要用语言交流;4.打孩子需要有爱。严与宽的尺度如何掌握,也需要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断地揣摩和总结。 
只有聆听孩子,进入孩子的世界,我们的爱才能产生出足够的耐心。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