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支架儿童的主动学习》有感
周美玲
翻阅这本书,我们可以发现,它从幼儿园课程的教学实践、评价实践与教师培训三大方面论述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并在导论部分详细介绍了课程建构的背景、历程、理论基础、立场声明。在教学实践中,包括了一日生活、学习环境、区域活动、主题活动、周期循环、家园合作等多个方面,在评价实践中,从动态化评价、情境化评价、主题活动的评价、区域活动的评价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评价的开展,在教师培训中,具体论述了培训的理念及开展方式。全书完整架构中国特色的幼儿园课程模式,并着眼于支架童的主动学习,通过提供给儿童经历经验的机会实现快乐且有价值的成长。应该说,这本书也是莲花二村幼儿园教师团队十多年来开展教育改革的集体智慧结晶。全书建构出一套完整的中国幼儿园课程模式,这是对国外先进幼教课程模式的呼应,是中幼教工作者发出中国声音的尝试,另外,全书论述基于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方案教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我国本土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3—6岁,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理论基础扎实,全书科学性强。再有,本书中的内容主要由优质教育经验梳理总结而成,全书20余万字,图片丰富,深入浅出,对一线教师开展课程及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更值得一提的是,全书基于“支架儿童的主动学习”这一鲜明而坚定的立场,提供了教师如何有效支架儿童个别、小组、集体学习(包括游戏、活动等)的诸多案例,生动地呈现立足本土、接轨国际的幼儿园课程实践经验,告诉读者应该以何种姿态建构课程,又应该如何去开展课程实践。我相信,它将引领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感受中国化的高品质幼儿园课程,去发现“如何做”、明白“为何做”,不断提升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质量。通过翻阅这本书我也深有启发,下面我就看到的几个优秀案例跟大家分享一下直接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