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博客>>研修沙龙>>文章内容
读小班区域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有感(小三班 商老师)
发布时间:2018-04-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商老师

 

众所周知,区域游戏不仅可以使幼儿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索,还可以通过自己思考和活动,在轻松的环境中提高和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小班区域活动不仅要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更要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要充分突出小班幼儿的自我展现,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展现个性,并主动参与到区域活动中来。这势必要求区域活动内容必须新颖和丰富,所使用的游戏材料必须具有吸引性,教师既要考虑到材料的趣味性,又要考虑其功能性。在游戏中,幼儿既能操作各种材料,又能与同伴交往,其动作、言语、思维、想像、情感等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操作、探索、发展呢?这和我们老师的指导策略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我平时的工作经验和观察,总结了如下几点:
    一、游戏中教师要善于要给幼儿创造宽松和谐的游戏环境。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怀特说:“在促进幼儿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是创设良好的环境”,而良好的环境应能满足幼儿自主、自由活动的需要,让其有动手、动口、动脑和自由交往的机会。因此,在幼儿的自主性游戏中,应把环境创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尽力为幼儿创设富于变化、利于互动、便于交往、乐于体验的环境,让每个幼儿能在自由自主的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游戏为什么会让孩子很喜欢呢?其实取决于它所具有的享受功能和教育功能。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心情应该是愉悦的,身体也在适当的得到锻炼,可以说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身体和精神上能够得到放松。营造自由、宽松的游戏氛围,加上教师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最容易激发幼儿在游戏中大胆表现自己,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也得到很好的体现。
     游戏活动中,教师只是引导者。教师要善于营造氛围,这里的氛围不仅仅是环境氛围,更多的鼓励幼儿自主,大胆表现的氛围。教师应多给幼儿说的机会,让幼儿自己与同伴交流,之后教师应以肯定的态度来,耐心的看待每位幼儿,并且对幼儿出现的错误持接纳的态度,并鼓励幼儿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教师评价幼儿的语言要用激励的口吻(如:你愿意试一试吗?再玩一次你会表现得更棒!有进步,加油!)用亲切关爱的态度、商量的语气帮助纠正幼儿出现的错误。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孩子才能自然大胆的参与游戏,孩子的天性才能情不自禁的流露,能力才能逐步得到提升。
    二、合适、丰富的游戏材料更有利于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和能力发展需求。
    维果茨基指出,游戏创造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总是超出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游戏好比是放大镜的焦点,凝聚和孕肓着发展的所有趋向。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必须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和能力发展需求。让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材料投放合适与丰富呢?
    首先,在游戏活动区需要投放材料,所投放的材料必须与主题相结合。区域活动还应当与集体活动相融合,老师在投放区域材料时要根据活动的主题和内容进行投放,材料既要满足区域活动的要求,同时还应兼顾集体活动的需要,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可以重新温习集体活动中的知识。
   其次,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投放区域材料。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缺乏“以物代物”的能力,我们要根据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投放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让他们能主动投入到活动中来。如幼儿在娃娃家中,我会让幼儿抱娃娃,喂饭,哄娃娃睡觉,结合游戏需要投放了小床,吃饭的餐具等等。材料贴近了幼儿生活,对他们来讲才更具有真实性、直观性、趣味性。
   最后,教师应当在不同的区域投放不同的材料,例如,在数学区,可以投放形状各异、颜色不同的材料,通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幼儿通过不同的形状和颜色进行分类,这样不仅可以吸引他们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在美工区,可以投放颜色丰富、内容丰富的各种图片。可以引导幼儿根据材料的不同制作自己喜爱的美工作品。在语言区,可以投放不同动物和物品的图片。图片可以直接印入幼儿的脑中,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活动中锻炼他们的分析、辨别能力。在生活区,老师可以投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材料,让孩子通过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品进行学习,既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丰富了他们的思考方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