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沙小乐趣(小三班 叶老师)
发布时间:2018-05-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叶老师
创设游戏环境,丰富游戏材料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有效的组织与指导是顺利完成游戏、保证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因而掌握沙水游戏的组织策略是幼儿教师需要重视和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合理的空间密度是提高幼儿游戏水平的前提
【案例:谁挖了我的宝藏!】
玩沙游戏开始,小小的沙池里涌进了十几个孩子。小班幼儿天天、洋洋准备来一次“沙地寻宝大探险”,他们邀请平时比较内向的璐璐来寻找他们的宝藏。天天和洋洋先在沙地里挖了一个坑,天天说“这个坑不够深,我们要再挖的深一点”,洋洋觉得天天说的非常有道理,于是两人挖了一个很深的坑,洋洋把自己带来的汽车玩具放入坑里,再把坑填平,两人忙的满头大汗,“宝藏”终于藏好了,洋洋喊了璐璐,由于人多嘈杂,璐璐没听见,于是两人跑去喊她,正当璐璐准备去寻宝时,天天和洋洋发现由于场地实在小,自己努力藏好的宝藏已经被正在挖沙的莉莉挖出来了。
分析:在上述案例中,随着玩沙游戏的开展,三名幼儿已经开始出现合作行为了。可是,由于游戏场地太小,导致幼儿不能很好地进入游戏,以致影响了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有研究表明,游戏的空间密度会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例如,有国外学者研究发现,游戏室中幼儿人数增多,会导致幼儿间的互动减少,独自游戏增多,从而降低幼儿的社会性互动。
(二)充足的游戏时间是发展幼儿合作行为的保障
【案例:老师,再等一伙!】
又到了玩沙的游戏时间,中班幼儿双胞胎开开和心心认真地在沙池一角拿着挖沙工具开始搭建“红梅公园”,开开一边搅拌湿沙,一边说“这是水泥哦”,心心则在一旁开始用水桶倒模房子。不一伙,几座房子做好了,旁边的莉莉看见了说“红梅公园有桥的,我们一起来做个桥吧?”当三个人正当回忆去红梅公园玩时看见的桥是怎样的,老师说游戏时间结束,要回教室了。
分析:在上述案例中,莉莉能主动加入双胞胎的游戏,说明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合作游戏的意识,接下来的三人的“红梅公园”肯定会丰富多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玩沙时间的限制,幼儿的合作行为未能得到满足。充足的游戏时间是保障幼儿根据共同的游戏兴趣形成游戏小组的基础,才能进行更好的同伴交流与互动,相信在创造的过程中,孩子们肯定会有更多的乐趣。毕晓芬发现,中班幼儿在玩沙游戏刚开始时,独自游戏比较多,但在30分钟之后,合作游戏就会到达较高水平,且合作的形式更加多样了。
(三)丰富的辅助材料是构建幼儿游戏作品的基础
【案例:这才是真正的“动物园”!】
某天玩沙时,老师除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小铲子、小耙子、小桶等工具,还有一些丰富多彩的辅助材料。看!有果冻盒、小木块、乐高玩具;有树枝、树叶、小草;有娃哈哈瓶制成的“小兔子、大熊猫”;用蛋壳制成的各类小动物和蛋壳娃娃等等。小雪在“动物园”里摆放“大象和兔子、老虎和狮子”;果果在沙坑里填了水,在“海”里面摆放“小纸船、小鱼和小虾”;
幼儿晴晴和晨晨想要在动物园里建一条观光火车隧道。两人商量,先用湿沙堆出一座大山,然后在大山中间挖出一条隧道来。刚开始时,不论他俩怎么努力,隧道都会坍塌。几番尝试无果后,他们决定在沙堆里埋一根粗塑料管当作“隧道”。他们最终通过合作解决了难题,深刻体会到了合作带来的成就感。孩子们用丰富的材料完成了一个真正的“动物园”!
分析:幼儿围绕“动物园”的主题进行沙水游戏,这一游戏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不同种类的游戏材料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各种卡通人偶、玩具汽车、道具、服装等,能引发幼儿大量的团体游戏。
沙和水都是低结构的自然材料,深受幼儿喜爱。在玩沙游戏中加入水的因素,会增加幼儿玩沙游戏的趣味性和复杂性。例如,在浙江安吉县,教师将沙池与水车、水渠联系在一起,让幼儿在沙池中尽情享受到了玩沙玩水的乐趣。和干沙相比,湿沙具有更强的可塑性。沙水结合后,能引发幼儿更复杂的探索游戏,可促使幼儿不断提高合作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