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喜欢这世界也喜欢你》有感(小三班 白玥
发布时间:2018-09-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广化幼儿园
本书收录了庐隐创作的经典散文和小说,这些作品有的反映青年人不甘醉生梦死的苦闷,有的反映知识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徘徊、感伤,有的反映黑暗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惑。透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寻到庐隐“游戏人间”的踪迹,“飞蛾扑火”的勇气,同时也可以听出一个挣扎在时代车轮碾压下的女性的怨诉与哀吟。
这本书中,最广为传播,也最为精彩的就是这篇《海滨故人》,这篇文章直接展现的便是庐隐的真实性情和曾经的生活经历,描写了感人至深的情感历程和爱情悲剧,命运的坎坷,打造出了她与众不同的性格;时代的风云,唤醒沉睡的中国促使她用笔开创出了五四时期的“伤痕文学”。
我们可以不加任何修饰的说《海滨故人》是成功的,它成功的展示了几位海滨故友的成长历程和不同的人生命运,同时也用书信、日记体形式展现人物内心,构成庐隐的独特之处。读过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文中少年的露沙的经历便是或近似于少年庐隐的经历,而露沙的情感历程又与庐隐的情感历程那般接近,在作品中我们到处可以找到作者的影子,可以充分看出一个作家的生活经历对他的创作影响是多么的重大。《海滨故人》既能引起我们对童年美好时光的回忆,也能使我们体会到那时追求情感自由的困境。作品展示的不只是一个人的不幸,展现的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尤其是展现了女性中觉醒了的知识女性的痛苦。在当时的社会,妇女受着种种的束缚,无论如何抗争都无法挣脱封建礼教和世俗的命运,她们为独立抗争,但最后还是避免不了沉沦。她们为婚姻抗争,最后还是为婚姻所束。“貌即残缺”婚姻在那时只不过是一个名词,一个把她们带向更为深重的苦难之中的名词。
庐隐个人的命运是不幸的。童年不受父母喜爱,寄养在外;父亲去世后又合家依附于舅舅,小小年纪就离家读寄宿的教会学校。进入青年时期,出于反叛家庭的心理与人订婚,后又解除了婚约。与有妇之夫郭梦良苦苦相恋终于组成了家庭,两年之后又因郭的去世坠入痛苦的深渊。后来,虽与小她九岁的诗人李唯建热恋结婚, 四年之后就难产去世。人生的坎坷使得庐隐的散文具有悲苦的基调,这一点几乎已成共识。但与此同时,庐隐又是一位在新思想冲击下觉醒的女性,面对新旧势力激烈交锋的时代和不公平的个人命运,她不仅进行了本能的反抗,而且具有清醒的叛逆意识和顽强的探索精神。悲苦的基调和叛逆意识两者之间的对立与矛盾,在作品中形成了巨大的张力,由此展现出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创作主体。她尖锐批判传统封建意识,呼吁人的解放与平等,带有那个时代所特有的色彩与印记。
受五四运动新潮的影响,她对男权社会和束缚中国女性数千年的旧女性观进行了反抗与批判。这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们共同的选择。但与众不同的是,在反抗 “女奴”命运,反抗男权社会压迫的同时,庐隐又对女性自身具有严肃的白审意识。她成功地避开了性别角色所形成的视野死角,敏锐地洞察到了了女性自身因长期依附于男性而产生的依赖心理和她们的懦弱,由此意识到女性自我解放道路的艰辛与漫长。
“世界上的事情,本来不过尔尔,相信人,结果固然不免孤零之苦,就是不相信人,何尝不是依然感到世界的孤寂呢?总而言之,求安慰于善变化的人类,终是不可靠的,我们还是早些觉悟,求慰于自己吧!”
转瞬即变的时空里,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书中那些坦诚的语句,那些无畏的呐喊,那些悲苦的愁绪,那些炽烈的情感,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总能让人找到共鸣,看到自己及身边人的影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