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化幼儿园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2013秋季)
忙碌的一学期即将结束,在幼儿园领导和全园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按照既定的教研工作目标,认真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较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有收获也有不足,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结合《指南》,加强日常工作管理
1、认真学习《3—6岁幼儿教育发展指南》,优化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指南》的颁布,是幼教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它给新时代的幼儿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新的内容与要求,对我们教师来说是观念和思想的冲击。本学期,我们结合园本研训,依托网络国培学习资源,每个教师认真学习“指南”,整体领会“指南”意义、价值,理解各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通过案例剖析、经验分享等研训形式帮助教师提高解读“指南”、落实“指南”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围绕幼儿园工作实际问题,分别进行了《上海幼儿园活动区游戏的实践与思考》的经验分享、《班级区域创设指导》的活动交流、《晨间户外活动现状与问题解决》的研讨,以及《幼儿园游戏设计》、《体育活动研习》的学习……
鼓励教师由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参与,大胆发言,以事实阐明自己的观点,在同伴互助的过程中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从而提高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在工作实践中落实《指南》核心理念,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
2、加强日常保教工作的督促与指导。
协助园长及时在幼儿园网站公布一周工作重点,提醒教师结合班级以及自身情况进行工作部署,做好统筹安排,让教师工作更加细致有序。每日坚持随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在交流中了解教师操作情况,提出可行性建议,并随时关注教师整改完善的延续性。学期末保教组联合进行了班级半日活动常规调研,从晨间游戏、盥洗、谈话、早操律动、课堂教学、游戏以及用餐等环节对教师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了解,结合巡查情况围绕“半日活动之我见”主题,让每位教师分享自己的管理经验,解决自己的工作困惑,活动中教师积极发言,交流踊跃,从中也强化教师的班级管理意识,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决策水平以及协调水平。
3、实行人性化的考核制度,将日常观察和定期检查、评比结合起来,完善对教师的过程性评价,尽可能客观评定教师工作,从而增强教师工作责任感和自觉性。
二、联系实际,提升园本教研实效。
1、围绕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提高教师晨间游戏的组织能力。
本学期,我园围绕“晨间户外游戏”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学习活动:首先对照各级部一周计划表中的晨间户外游戏设计安排进行分析交流,从运动量、器械丰富、环境创设等方面引导教师思考,做到一周活动游戏制定要摒弃单调乏味的机械练习,把枯燥的动作和身体素质的练习变成有趣的模仿活动或有情节的游戏活动,使幼儿轻松、愉快地参与活动。接着通过各班晨间游戏现状的照片呈现帮助教师直观地发现班级在活动中的问题,在同伴互助的过程中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努力做到有整改有目的、有措施,最后进行晨间游戏巡查评估,将老师的点滴改进与完善做一小结,对仍然存在的问题做一书面提示,并提供相关的游戏组织指导经验与方法与之分享。现在我园教师对晨间户外活动由忽视转为关注,由无目的的设计变成有想法的准备。
2、课程审议,完善课程管理和实际机制。
以年级为单位,坚持每周二的课程审议活动。从目标制定、内容选择、游戏设计、环境创设、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研讨。同时为确保课程审议的常态化、有效性,在领会区教研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本园实际,制定了“课程管理”方案,成立了“课程管理领导小组”、拟定了“课程管理制度”、“课程实施要求”、关注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和课程资源的收集与整理等,尽量做到全面审议课程的适宜性、有效性,保证实施前教师能够审视课程、实施中能反思课程,实施后能完善课程,争取在两年内逐步形成适合我园,体现我园特色发展的园本课程。
三、关注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观摩学习,开阔教师视野。
为提升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意识,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周边城市幼儿园的先进教学理念。9月-12月,分批组织教师参加上海、金坛以及市、区块属幼儿园的各项教学交流活动,开阔教师视野,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实践水平。
2、多种活动,锤炼教师技能。
本学期除了围绕主题进行教学外,还开展了“快乐迎国庆”“阅读宝宝秀”“健康总动员运动周”等活动。每次活动前组织教师进行交流,共同研讨最佳活动方案,反复实践完善活动内容。通过活动开展,教师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都有所提高。
3、勤于笔耕,积累教学经验
努力培养教师从“经验型老师”逐步向“反思型、科研型教师”转变。鼓励教师将工作中的收获、困惑、点滴体会记录下来,并指导她们进行归纳总结,积极投稿。本学期我园有10名老师参加了“2013常州市学前教育优秀论文”评选,其中周澍老师撰写的论文《浅谈晨间户外游戏的有效组织》获得二等奖。
四、注重培养,加快新教师成长步伐。
青年教师是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是幼儿园发展建设的希望所在。为了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十分注重青年教师的岗位培训。
1、外出观摩,提升教育教学理念。
本学期多次组织青年老师外出观摩,研讨交流。只要有好的活动观摩,教研组会努力克服教师紧,人手少的困难,及时让行政工作人员带班,留出机会让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在观摩后汇报介绍,在活动后集体反思,切实的进行专业研讨,从中借鉴吸纳,不断提升。
2、业务练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开展不同形式的业务练兵,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如每月一次的新教师公开课活动,在不断磨课的过程中锻炼青年教师教学活动目标的制定能力、教学策略的设计能力、课堂语言的运用能力,鼓励她们想说、敢说、会说。
3、师徒结对,搭建新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为了加强园内新教师队伍的建设,搭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本学期,我园有计划的开展了师徒结对活动,组建了夏吉和邵冰青、周澍和朱旻晨,陆金茹和周晓钧三对师徒组合,针对青年教师的专长与薄弱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带教计划,要求师傅不仅要在思想上关心徒弟的进步,更要在业务能力上指导和帮助徒弟,让徒弟在实际的操练中得到全方位地帮助和提高。通过结对,青年教师很快的适应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由夏吉指导邵冰青老师组织的音乐游戏《小白兔与大黑熊》在天宁区音乐教科组研讨活动中获得好评,由周澍指导朱旻晨组织的音乐游戏《打气球》录像课参加了徐卓娅工作室活动展示。邵冰青老师承担了与常工院幼师班同学经验交流活动,朱旻晨承担了幼儿园亲子运动会主持工作。新老结对,师徒携手,使双方得到共同提高,在今后的师徒带教中,我们还将多看多问,多思多练,打造优质的师资队伍。
六、课题建立,创建幼儿园新特色
结合我园建造和装饰时的美术特色,我园开展《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民间美术活动研究》的课题研究。各位老师踊跃报名参与课题组,并在夏吉园长的带领下为积极参与课题活动,在了解课题方案,明确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先后进行了“文献资料学习与分享”、“活动案例收集与整理”“文献综述撰写”以及“子课题设计”等相关活动,逐步形成以“民间美术资源为切入点,开展幼儿美术活动”的幼儿园特色。
五、拓展思路,尝试家园共育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家园一致的教育,家长应该是幼儿园教育的参与者、合作者,因此本学期我们不断的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家长积极投入、共同参与幼儿的教育。
如12月的亲子运动会,各班教师反复商议运动项目,力求做到亲子游戏趣味性,游戏化,不断丰富内容、形式更为完善,亲子运动会活动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家长评价很高。除此之外我们开展阅读宝宝秀,邀请家长做评委,参与整个活动,让家长工作形式更为多样,立体。
在活动后的家长来稿交流中,教师们也真切地体会到家长对教师辛勤付出的肯定和鼓励,使教师更加明确家园互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但存在的不足还有很多,在下阶段的教研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园本培训,以教研组为主阵地,针对薄弱问题,加强研讨,提高活动的计划性;坚持在学习中思变,在实践中积累,在反思中提高,提高活动的实效性,从而推进我园的内涵发展,开创我园业务工作的新景象!
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