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研活动>>文章内容
我谈语言活动中的“开放式提问
发布时间:2010-10-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陆金茹

 

 提问是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最常用的策略,它可以让我们老师比较清楚地了解幼儿对语言活动中某一问题的思考状况及程度。对于想发言的幼儿而言,教师的一次提问就有可能使他信心大增,从而变得自尊自信;相反,对于因回答不出问题而感到难堪的幼儿就有可能使他的自尊心严重受挫。在这次的语言公开活动中,以及上次的吴家英老师活动的视频观摩,让我更加感受到教师提问语言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语言活动的提问,比较单一、封闭,像以前经常可以听见这类问题:“小熊用三颗水晶,做了三件事,对吗?”或者:“小熊用三颗水晶做了几件事呀?”这类指向性的提问方式只局限于对、错,或者只能提供比较单一的答案,很少得到同伴的积极应答,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孩子主动参与思考的习惯及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我们这几年接触到的开放性提问,则是一种全新的提问方式,它是以幼儿为主体,强调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和认识世界,从而建立起全新的师幼互动关系的提问方式,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独创性、变通性、精密性,还有利于锻炼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我就语言活动中的“开放式提问”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开放性提问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幼儿,尽量让幼儿在答题时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语言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面向班内的每一个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能感觉到这个问题是教师针对自己而提出的,从而愿意参与问答活动,同时教师也要鼓励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主动回答问题,都能找到表现与展示自己的机会。例如在这次我的语言活动《老鼠娶亲》中,在我引出“娶亲”这个话题后,我就问:“什么叫娶亲啊?”(幼儿:就是结婚。。。。。。)对,那你们见过结婚、娶亲的场面吗?如果是以往,我会接着问:在哪看见的?是谁结婚?。。。。。。。但在这次活动中,我只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结婚、娶亲的时候,你们都看到了那些有趣、好玩的事情?”小朋友的思维打开了,有的说:结婚时候有喜糖吃;有的幼儿说:结婚时候可以看到漂亮的新娘;还有的说:结婚还放焰火呢。。。。。。整体的气氛就热烈起来,每个孩子都积极的表达着自己独有的看法。
二.开放性提问,要从幼儿思维的现状出发,顺着幼儿思路启发引导。
又以这次的语言活动《老鼠娶亲》为例,在儿歌学完上半部分后,我准备引出老猫这个角色的时候。我是这样设计提问的:这么热闹的场面会给谁听见呢?(幼儿:猫、狗。。。。。。)对,给一只老猫听到了,它来赶什么呢?(幼儿:来喝喜酒;来玩的。。。。。。)幼儿在不断的猜测中,也在不断的发挥想象,同时幼儿在理解的层面上,融入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作品的中心,并引伸到自己,促进自己良好个性的发展。
三.当幼儿回答不出问题时,开放性的提问要以辅助小提问调控引导,使幼儿拓展思路。
幼儿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要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具体表现在老师一个问题提出,孩子一时无法反应,孩子的思维只朝一个方向去解决问题,而想不到利用其他的方法也可以解决同样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利用辅助小问题,来提示幼儿思维的方向,让他们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如在语言活动《小猴魔术师》中,孩子对蓝色的物体感知较少,回答结果很聚敛。这时,教师用游戏的形势来引导:“请找找看,哪些生活用品是蓝色的。”孩子们的思维一下子打开:“妈妈的脸盆是蓝色的。”“我的袋鼠牙刷是蓝色的。”“爷爷的烟灰缸是蓝色的。”等等;又如语言活动《冬天》,教师问:“能用什么方法让自己暖和起来?”刚开始,孩子想的最多地总是穿衣服,用帽子取暖……,当我提示孩子们:“想想自己在晨间锻炼时,用什么办法使自己热起来?”孩子们的思维可活跃了:“拍皮球、跑步比赛、跳健身操……”像这样,教师以辅助小问题来引导幼儿,不仅能使孩子拓展思路,而且师幼互动生强,教育效果比较显著。
通过自己的尝试,我发现开放性提问得到的积极回答反馈率比原来的指向性提问的提高很多,由此可见,开放性提问对幼儿语言活动成败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愿意更深入更持续地探索开放式提问,进一步寻找语言教育活动的规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