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下)幼儿发展水平测试量表(指导手册)
1.动作发展:平衡、协调、灵敏、速度和耐力等身体素质。
材 料
|
幼儿用楼梯;小皮球和球筐;长15米以上宽1米的跑道;用长1.2米、宽0.6米的海绵垫子4块,拼成宽1.2米、长2.4米的垫子路。
|
|
测试程序
|
测试员让幼儿上下楼梯、向上抛球、15米快速跑、自转后走过垫子。
|
|
测试过程
|
测试员提问的话语
|
测试员需要做的事
|
1.请你像我这样,手不扶扶手也不碰墙壁上下楼梯。
2.请你拿一只球向上抛,让皮球飞上天。
3.待会当你听到“预备——跑”后,请你从绿(色)线这里出发,快速跑到对面的红线那里,记住跑过红线后再停下来。准备好了吗?
4.请你原地自转3圈后,从垫子上走过去。1圈、2圈、3圈,走过去。
5.自始至终愿意玩,情绪愉快。
|
1.把幼儿带至幼儿专用楼梯处,引导幼儿手不扶扶手或墙壁,双脚交替上下楼梯。
2.把幼儿带至空旷场地,手指着球筐里的球。提醒幼儿把球送回球筐。
3.把幼儿带至绿色起点线处,边示范边说要求。A测试员在红线处发出起跑信号,同时按下秒表,B测试员听到起跑信号后,轻拍一下孩子的肩膀以提醒孩子出发。当孩子跑到红线处A摁停秒表。可以跑2次,取最好成绩。
4.把幼儿带至垫子处。手做好保护状,幼儿自转3圈后停住。
|
|
评分标准
|
1.上下楼梯。(不扶物单程上或下楼梯各得1分,扶物双脚交替上下楼梯得1分,不扶物单程上或下楼梯能双脚交替走各加1分,扶物双脚需并拢后上下楼梯不得分)
2.向上抛球。(能将球上抛得1分,向上抛球过头顶加1分,并能躲避落下的球加1分,将球放回球筐加1分)
3.15米快速跑。(跑完得2分。7秒以下加3分,7—10秒加2分,10—15秒加1分)
4.自转后走过垫子。(能自转得1分,转3圈加2分,转3圈后能站稳得加1分。转圈后按要求走过去加1分)
5.自始至终愿意玩,情绪愉快。
|
□0 □1 □2 □3 □4
□0 □1 □2 □3 □4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0 □1 □2
总分(最高分20分):
|
领域
|
健康(体育)
|
材
料
|
1、图片一张。
2、天气标志2个。
![]() ![]() |
![]() |
|
测试
程序
|
1.测试员与幼儿自然交流,以减轻幼儿的紧张、陌生心理,进行测试。
2.引导幼儿对故事进行简单回忆,然后看图片提问题,进行互动交流。
|
||
测试
过程
|
测试员提问的话语
|
测试员需要做的事情
|
|
1.小朋友你好!你叫什么名字?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2.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
1.教师用常州话提问,观察幼儿的反应,不应答不得分。
2. 教师提供晴天、雨天的标志。
|
||
3.你还记得《下雨的时候》这个故事吗?故事里有谁?讲了什么(事)?
4.遇到下雨天你会怎样来躲雨?
5.这里有一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天气?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躲雨的?
6.如果你的好朋友没有带雨伞,你会怎么做?
7.你喜欢下雨天吗?为什么?
|
5.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的人们是怎样躲雨的。
引导幼儿讲出“有的撑伞,有的穿雨衣,有的在屋檐下躲雨……”
6.启发幼儿拓展讲述。
7.鼓励幼儿说更多的话。
|
||
评分
标准
|
1. 能听懂常州话并主动应答。(说出自己的名字得1分,说出现在的季节加1分)
2.能正确地说出今天的天气情况。
3.能回忆出故事中的角色(小兔、小鸡、小猫)及主要情节(摘了片荷叶当雨伞)。
4.能迁移已有生活经验讲述。
5.能根据画面内容讲述。(能根据画面内容讲得1分,能口齿清楚地讲加1分,能用“有的…有的…”讲加2分)
6. 能讲述出合理的做法。
7. 能用一句或几句话说出自己的想法。(讲1句得1分,能连贯地讲1段得4分)
|
□0 □1 □2
□0 □1
□0 □1 □2□3 □4
□0 □1 □2□3
□0 □1 □2 □3 □4
□0 □1 □2
□0 □1 □2 □3 □4
总分(最高分20分):
|
|
领域
|
语言、社会、科学
|
2.语言交流、阅读、表达:会倾听,愿意交流;能看懂图片内容,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尊重他人,有初步的归属感。
材
料
|
1. 开放的创造性游戏空间(有需要合作的内容)。
2. 提供本班集体照片一张。
|
|
测试
程序
|
1. 测试员要求幼儿在游戏区根据自己的兴趣(想法)选择游戏,能承担一些力所
能及的任务。
2. 给幼儿看本班集体照、来客照等,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集体和好朋友,有初步
的集体荣誉感。乐意与同伴分享,并能说说看到同伴有困难时自己会怎么做。
|
|
测试
过程
|
测试员提问的话语
|
测试员需要做的事
|
1.又到游戏时间了,今天你想玩什么,
想好了就可以去玩了。
2.(游戏进行15分钟以上)游戏该结束了,请小朋友到门口排队吧。
|
1.(此游戏可以是多人同时进行)开放的游戏空间,让幼儿自主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观察幼儿玩时的状态(是否能自主选择游戏区域,是否有合作,对同伴是否友善,是否能礼貌待人)。
2.观察幼儿在游戏结束后是否能整理玩具或将玩具放回原处,按照要求排队。
|
|
3..这照片上是谁,他们都是?(我们班的同学)在班里你和谁是最好的朋友?为什么?
4. 喜欢你们的班级吗?那你们班的小朋友棒不棒,棒在哪?
5. 你家在哪里?当你家来客人了,你会怎么做?
6. 如果看见小朋友不小心摔倒或摔疼了,你会怎么做?
|
3、出示本班集体照供幼儿看。
4. 如幼儿没有反应,教师可引导。
5. 出示家中有来客的照片。
6. 出示小朋友摔倒的照片。
|
|
评分
标准
|
1.能根据自我喜好,独立自主选择参与游戏,并能友好地对待一起游戏的同伴。(自主选择得1分,独自玩不加分)
2.游戏结束时能收拾整理。(在老师提醒下整理不得分,主动整理得1分)
|
□0 □1 □2 □3 □4
□0 □1 □2
|
3.能说出自己的好朋友是谁及其理由。
4.能说出班上小朋友棒的方面(只要言之有理)。
5.能说出家所在的地方(或小区),知道怎样招待客人,如打招呼、请座等。
6.能说出主动帮助别人的办法。
|
□0 □1 □2
□0 □1 □2
□0 □1 □2 □3
□0 □1 □2
总分(最高分15分)
|
|
领域
|
社会、语言
|
4. 科学探究: 有好奇心,愿意探究,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材
料
|
纸箱1个(里面装有小石头1块,球、苹果、熟鸡蛋、小圈、铃鼓各1个,伞1把,植物图片3张(松树、荷花、洋葱),4块的动物拼图(板)1套。
|
|
测试程序
|
1.测试员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探究欲望。
2.由表及里,用多种方式逐一观察幼儿对事物探究的状况。
|
|
测试过程
|
测试员提问的话语
|
测试员需要做的事
|
一、神奇的箱子:
1.这里有一个神奇的箱子,里面会装着什么呢?
2.(在箱中摇一下铃鼓)这会是什么?硬硬的,有点重,表面还有点粗糙,它又会是什么?
3.(打开箱子)让幼儿一一说出物体的名称。
4.(指着伞)什么时候要用伞?还可以什么时候用?你喜欢什么天气?为什么?
二、滚滚乐:
5.(指箱子)这里有能滚动的东西吗?请你把它找出来。选一样东西滚一滚,怎样可以让它滚得更快呢?
三、动物拼拼乐:
6.请你试着动手拼一拼,看看拼出的是什么?
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最爱吃什么?它还有什么本领吗?
7.你还知道其他哪些小动物?
|
1.指着装满东西的箱子,让幼儿猜。
从幼儿表情、回答了解其探究的愿
望和能力。
2.观察幼儿是否能根据物品特征猜测。
3.观察幼儿是否有耐心一一说出物品的名称。
4.观察幼儿对事多样性的了解,及对大自然的感受。
5.指着筐子,让幼儿归类。
6.从幼儿表情、动作了解其探究的愿
望和能力。了解幼儿的观察及动手能力。
7.观察幼儿对常见动物的了解。
|
|
评分标准
|
1.有好奇心。
2.愿意根据特征猜。(猜出一种得0.5分,第二种猜出铁块等重物也得分)
3.能(愿意)一一说出物品的名称。
4.能说出伞的主要用途及不同天气的感受。(说出伞的二种及以上用途得1分)
5.能根据特征归类,愿意想办法滚得更快。(仅能找出1样不得分)
6.能仔细观察并拼出动物,说出名称。
能简要描述该动物的特点、生活特性等。
7.说出更多的动物。(说出5种以上加1分)
|
□0 □1
□0 □0.5 □1
□0 □0.5 □1
□0 □1 □2
□0 □1 □2
□0 □1 □2
□0 □0.5 □1
总分(最高分10分):
|
领域
|
科学
|
材
料
|
夏天背景图(也可不用)。图卡:西瓜、苹果、水蜜桃若干,小熊1只,3、4、5的点卡,水果接龙卡片4张(每张卡片上有二种水果)。
实物:分类盒
|
|
测试
程序
|
1.出示夏天背景图让幼儿观察。
2.按照问题顺序提问,幼儿按照要求回答或操作活动。
|
|
测试
过程
|
测试员提问的话语
|
测试员需要做的事情
|
1.夏天的水果真多啊,请你把一样的水果
放在一起。
数一数有几个苹果?几个西瓜?几个水蜜桃?水蜜桃与西瓜,哪种多?苹果与西瓜,哪种少?
2.水果们出来排队了,看看,他们是怎么
排队的?你会按照这样的顺序排下去吗?
3.这里还有谁?有多少?小熊要吃水果了,请你来发,小熊想吃3个西瓜,5个水蜜桃。
4.水果们拉起手跳起了舞,你会将一样的
水果连接在一起吗?
5.请你再数一数,接龙跳舞的水果分别有几个?并找出与它们一样多的点卡。
|
1.出示夏天背景图,图中有苹果3个、西瓜4个、水蜜桃5个、小熊1只及分类盒。
2.出示苹果和水蜜桃的ABB排列模式的半范例。在分类盒中添加一些水果(图片),让幼儿在分类盒中拿出水果按规律继续排下去。
3.可指着小熊(也可不指),关注幼儿使用的量词及按数取物。
4.拿出水果接龙卡4张。
5.出示点卡供幼儿选。
|
|
评分
标准
|
1.能将水果进行分类。
能手口一致的数出3个西瓜、4个苹果、5个水蜜桃,并按要求比多、比少。
2.能将苹果和水蜜桃按照ABB模式排列下去。
(能排出一组得1分)
3.能正确说出量词,并按数取物。
4.能将相同的水果图案头尾相接。
5.能正确数出接龙卡片中的水果数量并与点卡配对。
|
□0 □1 □2 □3
□0 □1 □2
□0 □1
□0 □1 □2
□0 □1 □2
总分(最高分10分):
|
领域
|
科学(数学)
|
5.数学认知:在生活中感知数、量;有一定的空间知觉。
6、艺术感受、表现、表达:愿意参与音乐活动,尝试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
材料
|
钢琴或伴奏带、录音机
|
|
测试程序
|
1.测试员提供各种声响让幼儿听,并提问。
2.幼儿欣赏歌曲,并填词演唱。
3.幼儿随音乐模仿、表达。
|
|
测试过程
|
测试员提问
|
测试员需要做的事
|
1.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汽车声、青蛙声)
2.你喜欢哪一种声音?能学一学这个声音吗?
3.你觉得刚才这两种声音中,哪种声音听起来长一些?哪种短一些?哪种声音听起来高一些,哪种低一些?
4.(播放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会唱这首歌吗?
歌里唱了什么?请你试着将小青蛙唱到这首歌里。
5.我们一起随音乐来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好吗?如果将汽车也请到歌曲中,你能行吗?
|
1.播放汽车声、青蛙声。
2.测试员记录幼儿的回答。
4.观察幼儿倾听、演唱歌曲的情况。
5.观察幼儿随音乐节奏模仿动作情况。
|
|
评分标准
|
1.能分辨自然界与生活中的声音。(听出1种得1分)
2.愿意模仿一些有趣的声音,基本正确。
3.能初步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声音长短、高低的感受。
4.能认真倾听歌曲,知道歌曲内容,并(简单创编)演唱,情绪自然,愉悦。
5.乐意根据不同的音乐形象创编不同的动作,情绪愉悦,基本合拍。(能模仿1种得1分,基本合拍加1分,有感情表演加1分)
|
□0 □1 □2
□0 □1 □2
□0 □1 □2 □3
□0 □1 □2 □3 □4
□0 □1 □2 □3 □4
总分(最高分15分):
|
领域
|
艺术(音乐)
|
7.欣赏与表现能力:对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的特征,并能用各种方式,运用简单的线条及色彩进行大胆的表现。
材
料
|
1.蜘蛛(也可以是其他生活或自然界中具有典型特征幼儿喜欢的事物)图片。
![]() ![]() 2.作品《蜘蛛的多彩世界》。
![]() ![]() 3.间隔后的白纸、彩纸、水彩笔、颜料、画笔、蜡笔、橡皮泥、毛根等。
|
|
测试
程序
|
1.测试员出示蜘蛛的图片,提问了解幼儿对其特征的了解;
2.测试员拿出作品《蜘蛛的多彩世界》,提问幼儿对作品的感受;
3.请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出自己想创作的作品。
|
|
测试
过程
|
测试员提问的话语
|
测试员要做的事
|
1. 这是什么,认识吗?它长什么样?
2. 这是生活在彩色世界里的小蜘蛛,你喜欢
吗?为什么?
3. 多彩世界里有哪些你喜欢的颜色?
4. 你也可以画出自己喜欢的,想试一试吗?
5. 你还可以用这些材料(纸、橡皮泥)做你想
做的东西。
|
1.把图片放幼儿面前,让幼儿自主欣赏。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发现蜘蛛的大体特征。
2.把泥塑“蜘蛛”从画中拿下来放在桌子前面,让幼儿安静欣赏。
3.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仔细倾听并请他从蜡笔盒中找出。
4.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多彩世界,观察孩子涂色情况。
5.肯定幼儿的作品,并将彩纸、橡皮
泥推到孩子的面前,观察反应。
|
|
评分标准
|
1.能关注大自然及生活中的事物。(不感兴趣不得分)
2.喜欢观察,能发现事物的美并有自己的理由。
3.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并找出来。
4.能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绘画。(能分辨出画的内容得1分,能色彩变化加1至2分)
5.能用多种方式表现出自己想做的东西。(基本能辨别出事物的形状可得分)
|
□0 □1
□0 □1 □2
□0 □1
□0 □1 □2 □3
□0 □1 □2 □3
总分(最高分10分):
|
领域
|
艺术(美术)
|